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驻日大使王毅称中日面临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11:35 环球时报
我驻日大使王毅称中日面临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孙东民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外交部副部长职位上转任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的王毅,自2004年9月抵东京履新以来,认真务实的作风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毅在国内工作时就重视与新闻记者交往,当大使后虽多次私下主动与记者恳谈,但在公开场合却保持低调,谢绝了不少记者的采访要求。

  日前王毅大使接受记者专访,他结合自己对中日关系的一些思考,提出了中日关系面
临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的见解。

  中日关系面临三大机遇

  王毅认为,从宏观角度观察,中日两国面临三大历史性机遇:共同发展与繁荣,共同构筑东北亚持久和平,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和亚洲一体化进程。

  第一大机遇是共同发展与繁荣。

  从经济上看,两国各有优势、高度互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以及世界上最丰富、优秀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市场潜力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0倍。中国劳动力素质提高很快,目前1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已超过60%,而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日本的1/20。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这将使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旺盛的内需。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具备雄厚的资金,拥有先进的科技,有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体系和现代化管理。日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中国参考。当前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企业界扩大海外市场和加速产业升级的愿望强烈,这进一步增加了双方合作的动力。

  王毅认为,从总体上看,中日经济互补远远大于竞争,已形成相互依存。据日本权威机构对两国贸易结构的调查,构成竞争的只有不到20%,80%以上是互补的。

  目前,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1999年到2004年前三季度,日对华出口占日出口总额的比重从5.6%上升为13%;从中国的进口则从13%扩大为20.5%。2003年,日本出口增量中的2/3源于对华出口。另据日国际协力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抽样调查,90%以上日本企业首选中国为最有希望的投资对象。目前已有2万余家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在华日资企业80%以上盈利,在华子公司已成为母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中国特需”正在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是,一些新的动向值得人们关注:第一,今年前10个月的统计数字表明,日本首次失去中国头号贸易伙伴地位,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中贸易增长率最低,在中国外贸比重中的降幅也最大。第二,日本在华获得新的大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大。第三,今年前三季度,韩国对华投资额首次超过日本,欧美的势头也十分迅猛。第四,日本企业在中国人愿意就职的外企排行榜上明显下滑,索尼最高,也仅为第17位,松下第32位,丰田居50位之后。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两国政治关系存在的障碍显然给经济交往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动向如继续发展,有可能影响双方实现共同繁荣的历史性机遇。

  第二大机遇是共同构筑东北亚持久和平。

  中日同处的东北亚地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大小强弱各异,区域合作滞后。本地区最大悬案还是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至今笼罩着冷战阴影。

  王毅说,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即半岛不能拥有核武器,也不能再发生战争,实现无核化及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首先符合朝韩双方的利益,也符合本地区各国的利益。核问题错综复杂,朝美之间的矛盾和疑虑根深蒂固,目前启动新一轮六方会谈面临困难。当务之急是各方都应恪守迄今三轮会谈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共同向前走,而不要倒退。六方会谈涵盖了东北亚主要成员及与东北亚利益攸关的大国,其功能首先是解决核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第二步则是将半岛停战机制转化为永久和平机制,彻底终结全球最后一处冷战遗产;第三步是寻求构筑东北亚合作机制,这一机制可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个方面。

  中日两国是与朝鲜半岛最接近的两大邻国,历史上就与半岛有着密切联系。半岛今后的走向,也直接涉及中日各自的重大利益,因此,中日在推动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发展方面均承担着重要责任。

  就日方而言,时至今日还未完成与朝鲜的战后处理,现在又面临着绑架问题这一亟待处理的难题。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日两国都应该在半岛问题上开展合作,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和平。就中方而言,愿意与日方加强对话与协调,支持日朝关系正常化和妥善解决绑架问题。但能否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一要看中日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二要看日本能否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解决半岛问题上承担的历史责任。

  第三大机遇是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和亚洲一体化进程。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欧洲、美洲包括非洲都加快了区域合作步伐,欧洲更是大幅领先。亚洲区域合作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目前仅东亚地区就有十多个次区域合作机制,各国之间已达成和正在谈判的自贸区协议也有40多个,自贸合作网络初具规模。其中,东亚10+3的发展最为突出,成为东亚合作的主渠道。10+3已开辟了17个合作领域,建立了48个合作机制,其中部长级机制14个,各类合作项目总计91个。前不久在老挝举行的10+3领导人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东亚共同体,赞成明年召开首届东亚峰会。这意味着东亚合作即将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将对东亚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日两国的GDP占东亚的83%,人口占东亚的70%。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东亚合作进程的主导力量仍是东盟,但中日两国各自采取的政策和努力将日显重要。中日如果能携手合作,东亚合作进程就将加速,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就有可能顺利实现。现在有一种议论,认为中日双方在东亚合作中争夺主导权,这是一种误解。首先,中国的立场是支持东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中国欢迎日本为东亚合作多做贡献。中日完全可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实现双赢。如果日方有些人持相反的想法,很可能会干扰东亚合作进程,最终丧失掉这一历史性机遇。

  中日关系面临三大挑战

  王毅认为,中日关系同时也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历史问题。

  目前,有关历史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国人民感情和双边政治关系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就日方而言,应该彻底否定当年军国主义推行的对外侵略政策,防止出现否认或美化侵略的言行,尊重并顾及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仍不时出现一些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言行。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还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就是既要继承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更要汲取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深刻教训。“以史为鉴”,不是要重新算历史旧账,而是为了共同面向和开辟未来,为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历史不应成为包袱,而应是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动力。

  第二大挑战是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也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同时具备一系列法律保障。日本政府也早已承认台湾归还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目前,陈水扁当局千方百计推行“台独”分裂活动,严重干扰了和平统一进程,也给台海和亚太地区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反对和遏制“台独”,实际上就是维护台海的稳定和地区的和平。“台独”势力的代表人物李登辉退而不休,成了推进分裂活动的急先锋。对于这样一个危险的政客,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周边各国都对他亮起红灯,而日本政府却再次开了绿灯。日方解释说李只是一个普通旅游者,但日本各大报均头版报道李来日之事,一个普通旅游者能出现这种情况吗?中日是近邻,邻里之道重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中国民众难以理解日本的做法,刚刚出现改善迹象的中日关系将再次受到冲击。总之,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最核心利益,也直接影响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希望日方务必慎重行事。

  第三大挑战是两国战略取向问题。

  王毅说,首先,中日两国都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双边关系才会稳定,亚洲和平才有保障,亚洲合作才有希望。其次,中日对各自的战略判断也十分重要。中国并不视日本为对手,中国的发展也不会对日本构成任何威胁。中方赞赏小泉首相关于中国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的论断,但日本国内出现了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主张从战略上防范和牵制中国的声音。日本新防卫大纲就反映出这样负面的政策取向。如果刻意制造和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只会人为地增加疑虑、制造矛盾和导致对抗,这不符合双方利益,也不是亚洲各国所希望的。

  抓住机遇 化解挑战

  机遇中有挑战,挑战中也有机遇。中日间的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王毅大使指出,中日民间友好有着坚实的基础,两国关系的利益纽带也在加强,总的趋势并不令人担心。日本媒体日前披露日本内阁府舆论调查结果,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近感进一步下降。中国有关机构的民意调查也表明,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在下降。民众相互之间感情恶化倾向值得双方重视,关键是要进一步增信释疑。在这方面,两国政府、媒体和学术界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的中日关系又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如能把握和用好机遇,就可以为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如能妥善处理好挑战,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扩大机遇。抓住机遇、化解挑战,中日关系才有望柳暗花明。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孙东民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