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出资1亿招聘英才 应聘者70%为博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6:48 新京报 | ||||||||
昨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才招聘会现场,一对博士夫妇正在填写应聘材料。当日,中国农业大学举办首届人才招聘会,吸引了众多高校博士生。本报记者浦峰摄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 “我们这里有100套住房,专门等着优秀人才进入农大。”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对前来的应聘者说,“而且现在的工资条件也并不比别的学校差。” 昨天,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了该校首届人才招聘会,招聘的对象包括2005年应届博士毕业生、出站博士后、留学回国学者及其他高层次人才。据悉,这是全国高校中首次自主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会。
陈章良说,学校拿出近1亿元资金“诚招”天下英才,计划于2005年引进百余名国内外优秀学者,并拿出配套资金和预留了百套住房,选聘优秀学术人才。 招聘现场:考核小组接受咨询 在招聘会现场,农大人事处和学校13个-学院都设立了展位,公布师资需求信息。学校和各院系的领导以及一批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专家,组成了招聘考核小组,现场接受求职者咨询。 在招聘会正式开始前,已谈妥的5名“海归”与中国农大签约,他们能够享受住房等配套政策待遇。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的叶德,昨日与中国农业大学正式签约受聘学校生物学院教授,同时获得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回国前他是新加坡科技局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院的课题组组长和首席科学家。 另一位回国前为美国北卡大学博士后的汤赛君,被学校聘为副教授,并获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 求职心声:提供住房待遇优越 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博士表示,她此前也曾到其他单位应聘,并且有了一定的意向,但农大的条件相对还是比较优越的,一方面地处北京,另一方面学校还能提供住房,待遇也很吸引人。 来自山东的兰进好也认可中国农大的条件,他是沈阳农大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但他估计自己未必能与农大签订协议,“这里不能解决我的家属问题,如果家属也到北京,找不到工作的话,生活压力会比较大”。另外,他也担心北京的人才太多,“我们要是在地方上,他们很把我们当人才看”。 招聘情况:应聘者有近百“海归” 农大人事处估计,昨天共收到1300余份申请表。人事处处长韩振海说,前来应聘的1300余人中,有近百人是海外归国人员,超过2/3是外校毕业生,应届博士毕业生超过70%. 他说,各学院将在两天内进行比较筛选,然后通知应聘者来校面试,确定的人员名单将报人事处,由人事处交学校人事工作领导小组最终研究决定。 韩振海说,学校决定将这样的大型招聘会制度化,以后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同时,本次招聘会结束后,学校将继续接收有意来农大应聘人员的申请。 农大校长陈章良说,往年农大招聘的教师都是农大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下来,“其实这在国外并不普遍,国外很多高校招聘教师,即使是本校培养出来的,也要在其他实验室工作多年才可能回校”。 近亲繁殖是我国高校发展中的弊病,陈章良称,农大这次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就是要让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也能流入农大,让本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人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竞争,同时要保证选择的公平与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