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研究生征服南极之巅写下对南极印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1:52 辽沈晚报 | ||||||||
大连理工研究生:踏上神秘南极,我实现了今生梦想 核心揭示 昨日,一则消息振奋全国:北京时间1月9日22时15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李院生队长一行成功“登”上卫星遥测标识的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的“北高点”,从而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冰盖的‘最高地带’。”
也就在昨日,曾与昆仑科考队成员朝夕相处的,曾为昆仑科考队成员送行的董西路,从遥远的南极给本报发来一篇在南极中山站刚刚完成的文章——《南极的魅力》,作为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活动成员,这位年轻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文章中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南极印象”…… 2003年7月到9月间,我跟随李志军教授参加了我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活动,悠闲的北极熊、凌晨两三点钟阳光照耀下的海市蜃楼般的冰雪世界……都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在北极科考活动中,老“极地人”向我讲述了南极风情,那冷峻的千年冰山,那望不到边的冰盖,那顽皮可爱的企鹅,都让我心驰神往。踏上南极,成了我一个不敢多想的梦想,之所以不敢多想,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机会终于来了。当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问我是否愿意成为队员时,兴奋无比的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准备,2004年10月25日,雪龙号科考船在上海起航,我和我的队友们踏上了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的征程。 现在,当我躺在中山站的宿舍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登上过南极的冰山,亲眼见过企鹅岛上成千上万只的企鹅和在冰缝边晒太阳的懒洋洋的海豹群。但我知道,我来南极,绝对不是为了“开眼界”,我和队友们离开亲友、爱人,经历了西风带的狂风恶浪,来到这万里之外、与世隔绝的苦寒之地,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梦想——探索南极、了解南极。 此时的昆仑科考队,正在书写历史 南极是一片神秘的世界。对不从事极地事业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南极可能仅仅是几个关键词,比如企鹅、极光、冰山、严寒……即使对极地工作者而言,南极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 南极的环境是如此恶劣,哪怕是想对它多了解一点点,都要付出异常的艰辛。比如说,在国内“状态”非常好的电子设备,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在南极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很快就会变成“废物”。 但是,尽管存在如此多的困难,我们依然要去了解南极。因为南极作为地球的冷源,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电影《后天》描述的那样,南极的某些变化,可能引起全球气候的异常,这样的背景赋予了南极科考非同寻常的意义。尽管南极科考存在着危险与不确定性,但这却让我们更加充满激情与创造力。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为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队友,昆仑科考队的队员们正在执行内陆冰盖科考任务。他们正在向号称“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的“北高点”挺进,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人从地面进入该地区,在他们出发时,我和很多队友为他们送行,如今,在南极中山站里,我为他们加油!他们将面临巨大的考验,他们也必将书写历史!(董西路写这篇文章时,昆仑科考队尚未抵达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的“北高点”。编者注) 在南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 在南极,一个很难得的地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南极是地球上几块维持着自然原貌、没有被人类大规模改造的地方之一。想想我们平常生活的环境:放眼远望,视线立即被林立的高楼阻挡,再也难见自然的面目。即使在大连这个以洁净著称的海滨城市,夜晚也鲜见满天繁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真正应该珍惜、尊重南极这片净土。这里的蓝天,是一种沁人心脾的蓝,以这里的蓝天白雪做背景,随便拍张照片,都是佳作。 在南极,人不光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还和当地的“土著”——企鹅、海豹友好相处。这一点比起北极来,要好多了。北极的标志性动物就是北极熊了,我在北极科考活动中有两三次看到北极熊。我的心情很复杂,想见北极熊,又怕见到它,在雪地上行走,本来就够累了,还要提防着北极熊的袭击。有一次,北极熊“光顾”雪龙号科考船停泊处,搞得我们很紧张,特意出动直升飞机把住在雪地帐篷里的几个队友接了回来。相比之下,南极的企鹅、海豹就要温和多了…… 信息闭塞,是南极生活的唯一不便 南极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这里的特殊环境给人提供了一个暂时的“信息真空”。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产生,我们就像一个信息接收器,每天无休止地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上接收大量信息。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信息漩涡”中越陷越深,成为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而在南极,我们几乎与世隔绝,这让我们感到不便,但也体验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吃多了鱼、肉的人突然吃到了咸菜一样,很清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