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云跪地哭祭30万亡灵:我眼里全是江边的尸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5:42 南京晨报 | ||||||||
不顾85岁高龄执意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张乔云跪地哭祭30万亡灵 天气寒冷,但85岁的张乔云老人执意要去祭拜南京大屠杀遇难的亡灵W蛉眨诩胰撕统勘钦叩呐阃拢先寺踝拍翘趿粲星只站锒褡拥挠彝龋吹搅?0万亡灵的纪念地
老人回到受伤地 “我再看一眼那片芦苇荡” 2005年元月4日,获悉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30万亡灵的多年愿望就要实现时,老人流下了浊泪。就在家人搀扶着她上车时,老人忽然失声痛哭起来,她对余家兄弟称,在去南京前,她想看看自己当年被鬼子开枪射伤倒下的那片芦苇荡,她已经数十年没有回到那块伤心地了。 2005年元月4日下午,仪征十二圩江边,水天一色。尽管这片芦苇荡在老人心中已缩小了数十倍,而且昔日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内已经冒出许多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但老人依然在那里找回了67年的痛。 老人睁大了眼睛,她颤抖地说:“肯定在这里,鬼子就从芦苇荡西边的那个码头上岸的,我与公婆就钻在这一片芦苇荡里,只是找不到当年我中弹倒下的那块芦苇荡了。”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声,老人嗓子变得嘶哑起来,她喉咙“咕噜”了两声便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江水悠悠,寒风萧瑟,芦絮摇曵。记者注意到,站在一片芦苇丛中的老人,久久不愿挪动步伐,江风中,老人弯曲的身体犹如一座古老的雕像深深地镶嵌在那片芦苇丛中。“妈,咱们走吧!”余家老二轻轻地说。老人怔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就在老人挪动她那至今留存日寇罪恶子弹的右腿时,一片飘飞的芦絮落在了老人的帽子上,瞬间,两行伤心的浊泪在老人刀刻般的面孔上潸然滑落。 车轮滚滚,离开那片芦苇荡时,冬日的残阳已经挂上了芦梢。 不愿去理疗一心想祭奠 原本安排在元月6日的祭奠,因老人的执拗,被改在元月5日进行。 昨日一大早,余家老二拨通了记者的电话,他称,本来大家商量好的计划可能要改变了。老太太一大早起来后,嚷着要去附近的一家花圈店买纸钱,她称今天一定要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她是“活一天算一天”的人了,说不定她睡着了就醒不来,她想立即前往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拜。 其实早在余家老二接母亲来南京前,余家夫妇就商量好,母亲4日来宁后,5日他们将带母亲前往省人民医院理疗科,找最好的理疗专家给母亲理疗一下她那伤痛的右腿,同时让老人好好休息一下,毕竟老人年岁大了,去一趟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容易。可85岁的老人坚决要求第二天立即赶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这让余家夫妇不知所措。 昨日早晨,记者赶到余家时,老人已经收拾好祭奠的用品,无论记者如何劝说,老人就是不愿前去理疗。她对记者称,祭拜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30万之魂后,她一切听儿子与媳妇的。 老人含泪祭拜30万亡灵 “我眼里全是江边的尸骨” 2005年元月5日中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老人来到江东门纪念馆 不知是天意还是冥冥中30万亡灵的感应,上午还是冬阳高照,可到了中午时分,天空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85岁的老人拾级而上,在南京大屠杀30万亡灵纪念碑屋顶,老人的眼前是一片铺满鹅卵石的纪念广场,广场上寸草不生,枯树断墙。老人的视线久久不愿离开那一片白色的鹅卵石。余家老二轻轻地拽了一下老人的衣角,老人的身体颤抖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咕噜”声,余家老二低下了头,老人在儿子的耳边再次发出了“咕噜”声。此时记者注意到,老人的眼眶已布满了泪水。余家老二朝记者挥挥手,他低声地对记者称,母亲说,她看到的全是江边尸骨。 老人飞泪无声跪祭死者 沿着纪念碑屋顶台阶往下走,是16块南京大屠杀集体屠杀地纪念碑,每到一块石碑,老人总要躬腰长拜。在纪念馆“万人坑”旧址处,随着累累白骨出现在老人的视线里,老人睁大了眼睛。当祭拜的香火点燃后,在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后,张乔云老人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祭奠香台前。老人没有号啕大哭,但她喉咙里的咕噜声一直响个不停,混浊的泪水沿着她那布满皱纹的面孔刷刷地流下。数分钟后,老人被儿子搀扶起来,刚挪动一步,老人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就这样,老人昨日在纪念馆“万人坑”旧址处“一步一叩首”…… 触景生情老人感到后怕 “假如鬼子射中的不是腿,而是头,我和他们一样早就躺在芦苇荡里了。”这是老人昨日在纪念馆里说的惟一一句清晰的话语。 穿过“万人坑”旧址走廊,北风阵阵袭来,阵阵哀乐中,老人来到了纪念馆资料室。在一幅巨大的侵华日军图像前,老人再次含混不清地“咕噜”起来,余家老二好长一阵时间的嘀咕,终于弄明白老人的话语。“老人说,鬼子占领她的家乡后,村里人见到的全是画像中一样的鬼子,见到他们必须敬礼或躬腰,否则鬼子会拿刺刀刺杀的”。 江东门纪念馆记录老人的回忆 昨日,体内留有侵华日军67年前射出的子弹的张乔云老人,受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方面的热情接待,馆长朱城山亲自安排工作人员给老人照相,一名副馆长亲自记录老人的回忆历史。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张乔云老人身体内的子弹,是侵华日军滔天罪行最有力的证据,历史将记录这样的铁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