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法官宋鱼水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12:01 河北日报 | ||||||||
宋鱼水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距县城约60多公里的小山村。11岁那年,家中突遭大变。父亲和孩子一向依赖的母亲突然腿动不了卧病在床,做家务和照顾弟弟们的重担完全落在宋鱼水身上,她因此一度辍学。 那种陷于生活困境的难受感觉,一直牢牢抓住她,并在她心里生根。许多年后,童年经历的影响非但没有被淡忘,反而升华至一种自觉的职业和人生动力。
与宋鱼水认识的人描述她时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朴实、谦虚”。 她的外表与人们想像中的法官形象有很大差距。毫不凌厉,温婉和煦,即便是法袍加身的审判庭上,也从不疾言厉色,咄咄逼人。 她说,我自己曾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希望所有的人能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对那些困境中的人,我总是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起尽百分之二百努力帮助他们的冲动。 宋鱼水最有名的庭审风格之一,是无论时间多长,当事人的身份和举证能力如何,永远目光直视对方。一位律师说,法官是知识含量很高的职业,很多受过这方面教育的人不由得会产生职业优越感,精英意识很强,过度重视技术性结果,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切。 与她共事十几年的法官曲育京说,她是把朴素的个人同情心,放大成更高层次的对社会大众的宽容与善待。 苦难养成了宋鱼水勤奋、努力的进取性格,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的资助,则形成她本分、善良、乐于助人的道德观。 关心别人的需求,克服个人私欲,不索取,是宋鱼水根深蒂固的观念。 宋鱼水是当年班里惟一来自农村的女学生。毕业前,同学们都觉得她最穷,把很多旧东西送给她。以至到现在,她家里还有当年同学送的晾衣架和大水盆。 她说,仅靠自己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因此,我回报社会的愿望特别强烈。 宋鱼水现在最大的乐趣仍然是审案子。诸多社会活动之后,她特别希望自己能走在平地上,回到法庭里。“那里才是我真正的位置。” 走下法庭的宋鱼水是个极端负责的家庭主妇。在社会上,法官的职业使她“架”得很高,而在家,她还原成慈爱的母亲、贤良的妻子。 得到了很多“十大”“杰出”之类的荣誉,宋鱼水照样平静地刷完碗、给儿子洗好苹果才出家门工作。 职业和个性都令宋鱼水不喜欢任何极端与过度的溢美之辞。她说,我希望成为普通人的骄傲,让他们从我这里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和勤奋,一个出身、资质平常的人也能成功,也会凭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接受采访前,宋鱼水去整理头发。之后会顶着个新发型,紧张地等着女同事们的评判:“会不会影响法官形象?显不显老?” 这句问话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宋鱼水的风格。前半句考虑法官职业形象,后半句,即使不见到宋鱼水本人,一看问话就知道是一个具有爱美之心的女人。(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相关专题:中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