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八名中国人在伊拉克遭绑架专题 > 正文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1:01 东南早报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周孙钦1987年2月15日护照号码:G083399149身份证号:350128198702155516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林斌1966年12月17日护照号码:G046644776身份证号:350128661217281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陈亲爱1968年5月6日护照号码:G079822150身份证号:350128680506541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林强1965年5月9日护照号码:G079805012身份证号:350128650509541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魏武1985年6月19日护照号码:G089276445身份证号:350128198506195510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周孙琳1986年8月8日护照号码:G089118678身份证号:350128198608085515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林忠1967年1月15日护照号码:G041213447身份证号:350128670115001
本报记者星夜核实人质身份(组图)
  林雄1970年12月5日护照号码:G089324895身份证号:350128197012055417

  又有8个中国人在伊拉克遭绑架!昨日20时03分,这一新闻在网站上一公布,本报记者立即兵分三路展开采访。查实被绑同胞的身份证号码后,记者赶赴平潭联系被绑同胞家属。同时,本报记者与我驻伊大使馆保持联系,并向大使馆提供了解到的有关人质身份的最新信息。记者行动

  兵分三路展开采访

  昨日获悉同胞在伊被绑的消息后,本报记者立即兵分三路展开采访:一路向福建省出入境管理部门查实,一路向国家有关部门查实,一路与我驻伊使馆联系。

  昨日20时10分,本报记者致电我驻伊大使馆,使馆工作人员回答说:大使馆正在核实这8个人的身份,他请本报记者将有关人员身份的最新进展第一时间转告使馆。

  20时15分,本报在外地的一名记者核实到8名被绑公民均为福建平潭人。

  20时17分,记者从平潭县政府了解到,目前该县还不知道在伊拉克被绑的8人是否为平潭人,相关领导及各乡镇正在严密关注绑架事件的进展。据介绍,平潭县各乡镇几乎彻夜盯着电视等媒体,等待确认被绑架的到底是哪些人,若发现情况将立即上报。

  20时20分,本报记者核实了8名被绑架的福建人的姓名、护照。

  20时25分,本报记者进一步核实了8名被绑架福建人的身份证号码。

  赶赴平潭联系家属

  在获知8名乡亲的身份证号码后,本报记者兵分两路,一路连夜赶往平潭采访,另一路马上通过有关部门查实。

  约15分钟后,记者查到其中两人的详细住址:林忠是平潭县潭城镇桂山庄人,据说是平潭县石油公司东坑油库的职工;周孙琳是敖东镇向阳村人,据说曾住在当地的向阳小学。

  记者立即通过114电话查询台查询电话号码,但平潭县敖东镇向阳村村委会没有登记电话号码。记者了解到向阳村6桥24-2附近有一所向阳小学,便通过查询台了解到该校的电话号码。向阳小学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了该村村长的手机,时值凌晨,村长手机关机!记者再次把电话打到向阳小学,历经周折后,该校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该村负责人刘福寿的电话。

  记者留意到,这8人中两个年纪小的人是周孙琳和周孙钦,两人名字只有一个字之差,出生年月一个是1986年8月8日,一个是1987年2月15日。难道二人是同胞胎兄弟?记者首先重点查找这二人。敖东镇政府电话无人接听,向阳小学值班依伯在电话那头回忆了好一会儿后告诉记者,学校老师及其家属中都没有叫周孙琳或者周孙钦的人。

  昨晚记者一直致电平潭县有关部门了解情况,但直到凌晨1时许,因8人基本来自农村,一时无法与遭绑人质家属联系上。

  向我驻伊大使馆提供信息

  凌晨零时30分许,本报记者致电我驻伊拉克大使馆提供相关身份信息。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全力营救被绑架公民,并对本报转告的有关遭绑架人员的身份信息表示感谢。据大使馆工作人员介绍,估计这8名福建人是从约旦转道进入伊拉克的,此前,因为伊拉克局势不稳,大使馆曾多次提醒中国公民不要赴伊。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联系方式:

  值班电话: 00873-762523077

  传 真: 00873-600323984记者连线

  出入巴格达 搭车最危险

  昨晚9时,记者好不容易与新华社驻巴格达记者李骥志接通了电话。

  李骥志说,3天前他就听说有8个中国同胞离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打算取道陆路前往约旦。但是,后来约旦方面一直没有得到这8人到达的消息。据知情人士介绍,离开伊拉克最安全的方式是乘飞机,搭汽车出入巴格达是最危险的。这条路被中国使馆人员称为“死亡之路”,途中充满危险,去年4月11日,中国7名人质就是在这条路上遭绑架的。

  伊拉克临近大选,安全局势极不稳定,在伊拉克的中国人纷纷撤离。在巴格达坚守一年多的李骥志告诉记者,就他所知,目前在巴格达至少还有6名中国人,除了包括他在内的3名新华社记者外,还有两名个体商人和一名中国公司的职员。李骥志告诉记者,那名中国公司职员刚刚打来电话询问李骥志的情况,两人在电话中互道“珍重”。“在非常时期,能与同胞通电话互报平安,是最大的安慰。”李骥志电话里的声音非常低沉。

  记者紧接着询问,自称是“NUMANBRIGADE”的绑架团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李骥志还从未听说这个名字,但他从名称可以推测是个宗教团体。新华社原打算派记者前往相距8公里外的长老会采访,但中国驻伊大使馆认为“实在太危险”而予以劝阻。因此,新华社只是紧张地进行电话跟踪。李骥志介绍说,长老会是逊尼派阿拉伯中心下的一个组织,由各地教长组成,在宗教界有一定地位,逊尼派人士一般很尊重长老会的决定。目前,各方对中国人质安全获释寄予厚望。

  《文汇报》供稿资料

  保护海外华人 中国正在行动

  去年8月28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高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此举表明中国正在加快立法进程,保护日益庞大的海外人员群体的安全。

  “随着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日趋增多,加入这个安全公约有利于中国参与联合国行动人员安全的保护,”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说。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一位官员表示,保护包括维和军人在内的中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是中国近年来加快批准加入多个国际条约的初衷之一。

  “目前海外人员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这位官员说。“人员往来频繁,难免会发生各种问题,保护我国公民人身安全已经成为我们批准国际条约和加入国际组织时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开始认真对待“保护海外人员安全”这一从未经历过的课题。去年7月19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部署加强境外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的工作会议。外交部专门还设立了涉外安全事务司,专门处理涉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方面的事务。外交部领事司一位官员说,政府在呼吁公民提高安全意识并提供安全信息的同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针对海外安全意外的应急机制。但他也坦言,海外人员安全问题的涉外处理主要依赖于双边关系,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是否签订刑事司法协助或引渡条约对许多具体事务的处理有很大的影响。

  新华

  相关专题:八名中国人在伊拉克遭绑架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