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遭绑之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03:55 天府早报 | ||||||||
又是一行无辜者,又是一行可怜人。他们,8名遭伊拉克武装组织绑架的人质,却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看着“半岛”电视台画面上那一张张既陌生又熟悉的黄色面孔,难以形容自己的心情。惊恐?难过?焦急?担忧……复杂的感觉反复冲撞着神经。对于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全体工作人员而言,这是第二次感受这种强烈冲撞。去年4月,一行7名中国务工者在费卢杰地区
不眠之夜 伊拉克通信条件一直不好,刚开通的手机可以说是处于半瘫痪状态。我们费力拨通了使馆号码,向杨洪林大使汇报情况。电话另一头的声音相当沉着,但我们却能感到不一样的心跳。我们知道,对于人员极其紧缺的中国驻巴格达使馆来说,今晚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半岛”台首次播放这一消息是巴格达时间下午3时(北京时间晚8时)左右,当时分社只有我和申宏两名中国记者,再加当地技术员达乌德和摄影报道员阿里。分社负责人蒋晓峰和另外两名报道员正在外面工作,他们得知消息后只用了15分钟就赶回了分社。大家开始向各自的当地朋友核实,向新华社总社汇报情况。一时间,办公室里响起了电脑键盘声、电话铃声、手机短信声。不过,整个过程虽然繁忙,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没有人说一句多余的话。 尚存希望 电视画面上,反复播放着中国人质一张张没有表情的脸孔,护照上红色的国徽依稀可见。武装人员宣读的声明说,中国政府须在48小时内澄清对这几名人质和其他进入伊拉克的中国人的态度。声明同时又表示:如果这些人愿意不再为联军工作,将立即予以释放。分社的当地雇员安慰我们说,声明的措辞听起来虽然强硬,却留有余地,人质有希望获释。然而,他们的担心也溢于言表。 寻求帮助 巴格达城已经进入寒冷的夜晚,使馆参赞卞志强与年轻的外交官孟瑞一同前往穆斯林长老会。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让记者同行。上一次,在伊拉克中北部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长老会协助促成了7名中国公民安全获释。这一次,这些教长和学者们能否再度凭借他们的威信帮助8名中国人脱险?根据杨洪林大使的安排,分社担负起打探消息、协助营救的任务。我们把杨大使拟好的一篇阿拉伯文声明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十几家伊拉克媒体。但愿这些报章、杂志和网站能够收到我们的邮件并及时登在引人注目的版面上。(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专题:八名中国人在伊拉克遭绑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