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7%为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编者按:促进发展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当前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中之重,就是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献计出力。全国政协选择一些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完成2005年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规划和远景目标的民主性、科学性,发挥积极的作用。《议政与建言》从本期起连续刊登政协委员的各项建言。
关键词:经济发展速度 提示:发展速度是每次编制五年计划时都遇到的一个大问题。确定发展速度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效率、质量,必须考虑到资源的持续性和环境的承受力,必须考虑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建议:“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保持在7%比较合适。这里要把握的:一是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也比较悬殊,因此对GDP质和量的要求应该所有差异,不能机械地用一个政策、一个口径去衡量和评价,有的地区可以快一点,各地区之间不要盲目的攀比。二是年度之间不平衡,因国际国内市场状况的变化,考虑到一些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年度之间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正常的,不要搞得太绝对。三是速度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我们确定要一个速度只能是指导性、预测性的。 关键词:改革与发展关系 提示:在我国,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切问题都要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中解决。“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发展的方向。“十一五”规划要突出改革、坚持改革、深化改革,仍然要把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关键性步伐,在实践中需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议:“十一五”期间改革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意愿和对改革的接受程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要实事求是。“十一五”期间设计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方案要把握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总体受益,保证绝大多数人能够从改革中得到实惠,而少数社会弱势群体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样改革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是改革强有力的推动者,同时,政府的职能转变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将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破口。 关键词: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提示:自从“十五”计划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来,我们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很突出,“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增长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再不抓质量、抓成本、抓效率,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建议:“十一五”期间的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的高度,统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这方面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要落实到实际可操作的制度、政策和具体措施上。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把握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结构,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消费不足,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三是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把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规划要从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产业政策、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法律法规、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服务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关于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效率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提示:“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国有大中型企业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相距很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如果改革不到位,结构、布局、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会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间,仍然要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把国企改革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 建议:当前要抓住国企状况转好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国企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国企状况的好转,而弱化改革的紧迫性。如在保证和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其他所有制经济可以替代的领域,国有资本原则上可以退出;如彻底从思想、制度和政策上清理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三者关系,打破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推进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解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无级别、无官员、无特权、无包袱”的现代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如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性质和定位,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公开性,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形成一个较为成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关键词:“三农” 提示:我国“三农”问题非常重要、相当复杂、异常艰巨,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建议:“十一五”期间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三大目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改革力度,使城乡统筹发展有一个良好开端。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对城乡统筹的认识,把城乡统筹由一个概念、思路深化、细化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政策和措施。二是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加大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改革城乡资源配置中长期存在的城市化倾向。要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明确政府新增财力要向“三农”倾斜,并把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逐步纳入财政支持范围;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要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三是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本报记者整理)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21日 第十三版)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