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北京两会专题 > 正文

绘制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宏伟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13:51 北京日报

  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未来15年发展规划从此绘就蓝图。

  科学发展观提出城市发展新要求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当历史的车轮跑到2004
年的时候,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但是,城市发展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功能的不断集聚,交通拥堵状况日趋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巨大,水资源、能源供应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京津冀地区如何更好的协调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的角度,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北京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举办奥运会对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新项目、新工程日益增多,需要从城市长远和总体的角度进行统筹协调考虑。

  为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对北京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必须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应运而生。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修编指导思想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和以往修编有几大不同,其中一个重大改变就是修编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变了。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总规划师、总规修编办主任谈绪祥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编制总体规划多是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这次修编指导思想变了,市委、市政府根据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以发展和谐社会为目标,基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努力争取整体的优化与和谐。”

  此次总规修编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谈绪祥说,具体来说就是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四个服务”原则,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

  由单一追求经济增长,变成追求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可以说,此次总规修编是市委、市政府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的规划实践活动。

  新版总体规划亮点多

  新版总体规划新在哪里?谈绪祥介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成果的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提出“宜居城市”概念,这在古都北京还是第一次。

  按照新版总规,2004年至2008年,北京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城市的地位;2021年至2050年左右,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到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总规重新审视了北京过去若干年城市空间发展的历程,针对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多中心与新城发展战略,合理引导城市功能布局,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结构与布局,将全市各类分散的资源和功能整合到若干联接区域的交通走廊上,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

  新的总规提出建立旧城、中心区、新城联动发展的机制,切实有效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居住与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和整体保护的原则,加大旧城保护力度,妥善处理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法,重塑旧城优美的空间秩序。

  二百多名学者参与修编

  去年3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

  去年11月10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草案)的决议,决议原则同意本草案作为指导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依据,由市人民政府依据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再作必要的修改,报请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前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以往总规编制通常只是政府的事,是规划部门的事。但这回不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的另一个进步就是采取了开放式的编制方式。

  23位专家领衔,200多名学者参与专题研究,70多个国家级或市级科研机构支持配合。谈绪祥说,历时近一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可以说是“征用”了大量社会精英。

  总规修编正式开展之前,市规划委先期组织开展“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吴良镛、胡序威、钮德明、李文华、邹德慈、柯焕章、王东、董光器等城市规划、经济、交通、环境方面的著名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此后,市规划院、中规院、清华大学又分别研究编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奠定基础。

  谈绪祥说,总规修编过程中,这样的专家论证会开了不计其数,最少也有150次。

  175页报告调查群众需求

  在谈绪祥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达175页的研究报告,名字是《生活方式变动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谈绪祥说,这份报告是在总规修编开展前特地请咨询公司制作的调查报告,总体规划修编前先做调查报告,这也是从来没有的。

  记者看到,这份研究报告涉及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群体不同活动选择的交通工具比较、各群体工作单位和住处距离,也包括群众对理想的北京的评价。引起记者注意的是,这份研究报告的调查对象既有职员、大学生、私营小业主,还有老年人、来京务工群体和新移民。

  谈绪祥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格外关注群众生活,尤其是那些亟须改善生活条件的群众。通过调查发现,群众最关心的是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交通等问题,比如公交换乘等。

  因此,总规修编中就公交枢纽做了专题规划,提出中心区和新城建设交通枢纽要与土地开发相结合,争取实现零换乘。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送国务院审批之前,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公示一周,2.6万群众参观展览,并提出意见。让谈绪祥倍感欣慰的是,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总规修编中全部都已先行收录。

  作者:刘扬

  相关专题:2005年北京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