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农村发展支招 呼吁建平等就业制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9:11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记者 荣东岳) 昨天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20会议室传出了激烈的讨论声,参加“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座谈会”的70多位人大代表就共同的话题———“北京三农”各抒己见。市长王岐山带领本市各农业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均波主持了会议。 帮失地农民就业
来自石景山区的张国栋代表率先发言,他认为目前北京的城市规模在逐步扩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郊区农民顾全大局,做出了不少牺牲,虽然有政府补偿及各方面的保障,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从长远看,失地农民的问题要靠经济发展来解决。他要求政府要在征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农民工进城是加快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民脱贫的最快途径。”密云团代表吴成全说,目前在郊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而这些农民,劳动技能不高,信息不畅,很难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要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引导和培训。 高扬代表的发言也同样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她指出目前技能培训和就业并没有实现良好对接,应该大力改善。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毅教授更是提出了一个“一校一镇结对子”的教育培训思路,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教育科研优势,制定出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从根本上提高京郊农民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除了关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也成为许多代表的关注热点。平谷团秦刚代表说,北京城区目前发展很快,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可出了城区几十公里,环境就有了天壤之别。他提出,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整个城市发展应该是相适应的。例如,平谷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差,马路照明设施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一半村的农民不能保证24小时吃到自来水。此外,通讯设施不够完善、电视信号进不了村、进村后信号弱都是农村经常遇到的问题。 秦刚代表表示,在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向最需要改善的偏远农村倾斜。 来自房山区的张振江代表提出,现在大多数农村都安装了电灯,但长期无法使用,给农民生活和农村治安都带来了隐患,有灯不能亮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费问题。他说:“目前城乡电费已经统一价格,农村人和城里人交同样的电费,却享受不到公共照明,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相关专题:2005年北京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