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小品20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17:53 南方人物周刊

  大腕们的小品故事

  本刊记者 曾繁旭 发自北京

  王景愚:道具哪去了?

  王景愚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吃鸡》这个哑剧小品是他在60年代随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广东演出时业余创作出来的。

  1962年的冬季到第二年春季这个阶段,他到了广东,住在百花园宾馆,吃饭的时候所有的菜都是鸡,今天是莴笋罐焖鸡,明天是豆腐罐焖鸡,后天是菠菜罐焖鸡。那鸡还不大好吃,嚼不烂,有时候弄个鸡腿在那儿使劲拽,拽得好长。

  戏剧学院的学生有一个观察生活课程,在生活中观察感兴趣的人物,然后模仿,这就叫小品练习。王景愚看大伙儿吃鸡的形态有趣,就跟着学,后来就有了《吃鸡》。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王景愚准备表演《吃鸡》。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实物,他在那比划比划,大伙儿会看不明白。演出前有一天开会,王景愚提出困难,大伙儿的主意是,先买只具体的烧鸡。

  演出马上开始,王景愚到处找,道具哪去了,冷一瞥,姜昆在角落里正吃烧鸡呢。

  宋丹丹:真假肚子?

  1990年元旦晚会上,我和黄宏一起表演《超生游击队》,没想到一下会变得那么红,真是让我觉得一夜成明星,好像新年晚会完了,第二天早上走在大街上,所有人见了我都会说:“这不是宋丹丹嘛。”我是体验过一夜成明星的这种感觉的。

  在《超生游击队》里,我是一个孕妇的形象,大家都说:瞧人家宋丹丹演啥像啥,孕妇演得真是不错。他们不知道,那肚子不是用棉花包垫起来的,我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孕妇。

  黄宏当时找我合作,我说我演不了了,怀孕了,大肚子。他说正好,正好你还不用装假肚子了。

  赵本山:等了25年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市的一个小村庄——莲花村,5岁时母亲病故,8岁父亲去了北大荒,孤苦无依的赵本山和盲二叔赵德明相依为命。

  从小,赵本山对二人转有着一种特殊的痴迷,为了看一场二人转演出,有时他和盲二叔要翻山越岭地赶路赶上三四个小时。

  1982年,25岁的赵本山遇到了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机会,在拉场戏《摔三弦》中扮演一个盲人算命先生。

  这个形象跟二叔一模一样。他很了解叔叔,包括他的生活、习惯,也包括他的内心。仿佛早前25年的生活都在为这一刻作准备。

  《摔三弦》参加辽宁省曲艺调演一举获得头奖。他从西丰县剧团的一个业余演员正式调到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就这样,赵本山拄着盲人探路的马竿,沿着辽北的山间小路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

  后来,赵本山多次说,这个戏成全了他一生。

  赵丽蓉:练字

  为了在《打工奇遇》的结尾出个新,赵丽蓉决定练习悬腕写毛笔字。

  当时,赵丽蓉就告诉巩汉林的妻子金珠:“儿媳妇,我有这想法,你看让汉林给我写几个字,我回去练练,但你别说这事,我先偷着练,练成了咱算,练不成那咱就放弃哎。”

  离春节晚会直播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编导们对她能练好悬腕毛笔字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她每天在家里练,光报纸练了有七八十斤,晚上睡着觉想起来,就写,写得地上、铺的、墙上挂的全都是。

  “就那几个字,门上、窗户上都拿橡皮膏贴上,后来我给她弄了几块板子,都给搁在板子上,拿橡皮膏一粘,搁那写。”赵丽蓉的儿子盛大鸣回忆。

  “她练了一个多月,完了,挑了几张,拿到宾馆让那作者看,大伙和作者都特吃惊,就没想到写这么好,而且要悬腕写,站着写。”

  巩汉林:如此母子

  1991年巩汉林和赵丽蓉合作第一个小品——《母亲的心》,在小品里,他们扮演一对母子,此后就一直母子相称。

  过了一年,有导演找巩汉林拍一部电视剧《而立之年》,他决定不参加春节晚会了。为了说服巩汉林,赵妈给他来了电话:

  “汉林,听说你接电视剧了?”

  “是。”巩汉林轻声回答。

  “那咱娘俩不合作了?”赵妈接着问。

  “妈,不是,我真是觉得这部电视剧的剧本好。”

  “你真是感觉那么好,那你好好排,这边你就别想了。”

  听赵妈这么一说,巩汉林心里真是别扭。

  最后,准备拍戏了,开机仪式也开了,鞭炮放了,饭也吃了,第二天就开拍了。可这位导演突然腰间盘突出,一下只能卧床休息,他把巩汉林叫到床边,“汉林呀,这是天意,你去参加春节晚会,过完年,咱们再开拍”。

  范伟:看看我的猫步

  春节晚会的反应不应该是这样啊,这么淡啊。范伟心想不对,《牛大叔提干》上春节晚会之后,怎么一切如旧。人家介绍他时,说这是春节晚会跟本山一起演那个胡秘书的。紧接着96年《三鞭子》,97年《红高粱模特队》,戏份不是很多,反应平平,一直是可有可无的搭档。

  《红高粱模特队》之后,他一次去贵州电视台表演。台里接机的小伙儿扮成机场工作人员,呵斥他:“你的证件出问题了。”“不会吧”,范伟惴惴不安,“我是来参加电视台表演的。”小伙子接着说,“上电视,怎么没在电视上见过你”。对于这样的说法,范伟深信不疑。

  为了赶紧脱身到电视台,范伟想了一招,“我在这里走台步,你看看我是不是演员,行吗?”

  郭达和蔡明:亏了你

  郭达、蔡明第一次合作是在1990年第3期《综艺大观》中,此后,他们在《综艺大观》节目中共表演了50多个小品。从1993年开始,这对搭档又出现在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推出了《黄土坡》、《越洋电话》、《父亲》、《机器人话》、《过年》等一批作品。

  从1990年到现在,郭达、蔡明合作了整整15年,表演了近100个作品。

  郭达表演时厚道一些,而蔡明机灵,张扬一些,两个人的这种性格上的反差明显,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郭达曾说:“和蔡明合作,是我小品艺术生涯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蔡明,我也许不会成功,也许也能成功,但就是另外一条路了,可能会来得晚些。”

  潘长江:道袍你撑得起吗?

  “穿上厚厚的靴子,拿上非常漂亮的扇子,画上非常俊俏的脸蛋子,小扇子一摇,在台上,神采奕奕。”

  潘长江从小就觉得应该这么生活。不幸的是,他长成了一米六零的身高。当时他到各个院团去考试,文艺团演员说,“你个儿这么矮,道袍都撑不起来。”

  “反正一堆一块往那一放,一米六零的个子,长了一个谁看谁烦的面孔。”潘长江这样描述自己的尊容。

  他爸说,“儿子你要想干这行,那你干脆改行当,唱武丑,唱小花脸,这个比较适合你。”

  1993年春节晚会上,歌舞小品《桥》让潘长江走到了全国观众面前,人们记住并且喜爱上了这个来自北国的能歌善舞的袖珍笑星。

  在舞台上潘长江的搭档都是至少高出他一头的美女,一高一矮,一庄一谐,往那儿一站就是一个喜剧反差,小巧的身材被他夸张成了独有的特色。使潘长江成为了小品演员行列中很特别的一个。

  他有一句舞台名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浓缩的都是精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