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烟花爆竹解禁重新点亮我国春节色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2日17:3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魏武赵磊) 春节期间,地处北京市北五环外侧的博雅西园小区的居民们,在久违十二年之后,又欣喜地听到了串串爆竹在身畔鸣响,看到了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定,居住在城八区五环以外地区的居民,今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这意味着,有近百万北京居民可以重温“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庆气氛。无独有偶,千
李女士的观点在许多中国人中具有代表性。一位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许多居民主张取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好不容易到了过年,不放鞭炮庆祝一下,岂不是与平常日子一样了?”1998年,石家庄市政府就燃放解禁事宜向1,739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时,82.6%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解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先后有近300个大中城市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宣布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而如今,随着“燃”“禁”之争日趋激烈,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宣布撤销禁令。 在北京一所大学教授社会学的李源女士认为,鞭炮之于春节,如同圣诞树之于圣诞节。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春节燃放爆竹习俗,是为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而禁放令的施行,则是以牺牲这一传统文化为代价。北京居民吴森钟认为,节日习俗通常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方式之一,在文化与其他因素发生冲突时,应文化优先。“隐藏在春节燃放习俗背后的传统文化,是任何物质利益无法比拟的。一种传统文化如果被扼杀,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从事文化报道二十多年的记者薛明认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文化风俗和习惯的改变,应该通过其自身的渐变实现。“不应当借助法律之手实现,否则便是粗暴,并且常常得不到民众的认可和遵守。”他认为,政府只能采取制定行业标准和燃放指导的方法,引导市民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限定的品种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据报道,在南京,解禁后的大年三十当晚,由于措施得力,六城区12个燃放点秩序良好,气氛热烈,没有发生任何因燃放引起的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而在尚未开禁的一些城市,许多人为了享受鞭炮带来的节日气氛,常常尝试在管理者不在场时偷偷燃放。 “很难说不燃放鞭炮就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相反,社会越是发展,人们反而越倾向于对传统的回归和保护,”李源说。她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与现代社会并不相悖,关键在于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既可以充分保留燃放鞭炮的喜庆气氛,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灾难和损失的发生。 在海外,中国人为寻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努力也已累见成果。纽约市已解除烟花爆竹燃放禁令。而禁放已达34年之久的新加坡,也宣布正式开禁,当地媒体用“一大惊喜”来形容这一变化。“让人民重温燃放鞭炮的热闹,对老百姓来说才是实在和贴心的改变”。北京市人大主任于均波日前透露,“限放烟花”已纳入北京市立法调研计划。有媒体称,籍此,北京城区居民被戒了十二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之瘾,可望在不久之后重新得到满足。 相关专题:欢度2005鸡年春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