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南方人物周刊:东方好莱坞缔造者邵逸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18:27 南方人物周刊

  邵氏电影的空前成功,为香港赢得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规模庞大的片厂复制出商业电影的奇迹

  -本刊记者 陈静 发自香港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还记得这句宣传语吗?

  20世纪60到80年代,这口号曾经响彻港台,声动星马。《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与祝英台》(1 963)、《大醉侠》(1966)、《刺马》(1973)、《倾国倾城》(1975)、《少林三十六房》(1978) ,大量的黄梅调、武侠片见证了邵氏时代的辉煌;李翰祥、胡金铨、张彻、楚原等大批导演集结邵氏旗下。邵氏电影几乎独霸香港影坛十数年。细研香港电影史,邵氏成为绕不过去的大山。而邵氏的成功,却关乎一人:邵逸夫,邵家老幺,第六子。

  邵氏电影家族的源头,是1925年邵家老大醉翁在上海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据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所述,天一多拍中国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及神怪武侠片,走通俗娱乐路线,并在南洋大有市场——因为南洋华侨爱看中国传统故事片。当时邵逸夫还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就读,但已参与天一影片的发行工作。1926年,邵醉翁遣六弟逸夫到南洋,协助三弟仁枚,为天一开拓发行网络。此后,邵逸夫一直在南洋发展,投资戏院,为邵家影片得以在南洋放映立下汗马功劳,直到1950年代末回港救市。

  邵氏电影家族犹如“前店后铺”。邵逸夫在前冲锋陷阵,不断增加戏院,而制作则由老大邵醉翁和之后的老二邵村人负责。好似两条腿走路,相互扶携。

  1930年,邵逸夫等在新加坡正式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十年后,已拥有15家独资开设的戏院、多家合资的戏院,为上海天一的影片在星马打开了门市。战后,邵逸夫远赴欧洲考察,恢复戏院,并涉足银行及房地产。到1956年,邵氏兄弟公司在星马、越南、泰国及爪哇等地,已经拥有100多家影院和10座大型娱乐场。

  在制作方面,20世纪30年代,天一设香港分厂,拍摄粤语片,但两次遭受火灾,令邵醉翁心灰意冷,退出影坛,交由二弟邵村人管理;抗战爆发时结束上海制片活动,全部迁往香港,不久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以香港和南洋市场为主。抗战胜利后,邵村人收回被日军占用的南洋公司,改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专拍国语片,聘请导演陶秦、王引,演员李丽华、严俊、尤敏等,拍摄了不少爱情片。但在50年代末,由于电懋、长城、凤凰等电影公司竞争激烈,“邵氏父子”无力招架,影片业务停滞不前,邵村人也萌生退意。

  影片的数量无法满足前方院线放映的需求,邵家老大、老二逐一退出影视业。兄终弟及,1957年,邵逸夫只身赴港,临危受命,创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经营制片业务。是年,逸夫已年届五十。

  邵逸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邵氏电影公司。他率先以每平方尺45仙的价钱向港府购入清水湾46公顷的地皮,削山建造邵氏影城。到1967年,影城有12个摄影棚,可以同时拍摄12部影片,这在亚洲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实行大片厂制,流水作业,一手包办制作、发行、上映等环节,制造出工业史上典型的“垂直整合”。

  邵逸夫大刀阔釜改革之时,电懋(后来的国泰)的陆运涛不幸飞机罹难。失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长城、凤凰等左派电影公司也因“文革”的影响而衰落,因此邵氏在之后的数年内独霸香港影坛。直到七十年代,嘉禾崛起才动摇了它的地位。

  邵逸夫与精通会计的二哥不同,他对电影制作是真正的内行。在天一公司时,执导过一部影片,还当过摄影师、放映师,对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张彻在回忆录里写道:“他每天必看各导演拍的‘毛片’(样片),也经常要邹文怀、何冠昌和我看;他本人也实际参与各部影片的剪辑工作,掌握最后决定权。他对剪辑的原则是:该怎么剪就怎么剪,不够长度宁可补戏。他对不满意的影片,从来不吝啬补戏,不为将就档期而匆忙推出。

  邵逸夫善用人才。他请来邹文怀、何冠昌,这两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可操流利的上海话、国语和英语,他们后来成为邵逸夫的得力助手。在导演方面,邵氏兄弟成立之初,便起用了一群从北方南下的导演(被粤人称作“外江人”)。如李翰祥,出产了一系列的黄梅调电影;胡金铨,被邹文怀从“美国之音”挖过来;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大醉侠》(1966),替邵氏打开了武侠电影的局面;而张彻加入后,拍摄出一系列阳刚味浓烈的武侠片,先后捧红了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动作片男演员,改变了香港电影以女星为主的局面。

  邵逸夫对电影的热爱是真诚的,他同时又是精明的商人,连张彻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市场感觉一流。有关邵氏兄弟的赢利数字,局外人难以得知,但在1969年,邹文怀以邵氏制片主任身份,接受香港电台《知多一点点》节目访问时,指出邵氏每部戏的成本约为80万至150万港元(约当时30万美元),每年制片成本开支达1亿多港元,每年的影片利润可达6 50万美金,以当年1美元对4或5港币折算,回报率约3倍。

  邵氏的空前成功,为香港赢得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规模庞大的片厂复制出商业电影的奇迹。但1970年,邹文怀(当时为邵氏制片经理)离开邵氏,带走何冠昌(邵氏制片主任)、梁风(《南国电影》总编辑),和一批导演、演员,自组嘉禾电影公司。其后,嘉禾因为李小龙系列电影风靡东南亚及日本,并打开了欧美市场。在李小龙身后,又提拔了成龙、洪金宝及许冠文等,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最终打破了邵氏在香港影坛的垄断地位。

  步入80年代,更多的竞争对手出现。而邵逸夫年事渐高,他也自觉难做,曾对张彻说:“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真是学到老,学不了。”邵已作放弃之想。遂在1986年出让邵氏院线,将片厂出租给无线电视,制片业务缩减到6至8 部的年产量。

  至此,邵氏电影王国正式告终。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