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老人院不是中国的“夕阳工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11:19 青年参考

  谁要是在北京赶个大早,准会看到满大街都是头发灰白的老人。有落单的,有成群结队的,有做晨练的,也有在一起 聊天的。他们聚在街边、公园里,打打太极练练气功,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就散散步、遛遛鸟。还有老太太们,最爱在一起 打腰鼓、跳扇子舞。

  “我得保持精气神。”桂大爷91岁了,原来是某国营机械厂的会计,现在还戴着厚厚的眼镜片。他说:“我一向起 得早,做做运动什么的。另外我也画国画。”

  活到八、九十岁,这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人口学专家们说,要不了几年,中国就会出现和许多工业国家相 似的现象:人口老年化。再加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老人的数量将会比儿童多。

  15年后1/4老年人生活在中国

  现在,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中国人大约有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据联合国预计,15年后,中国老人数 量将上升到1.67亿。也就是说,全世界将有1/4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

  19世纪中期,中国人活到40岁就算是少数派了。现在全民平均寿命达到72岁,城里人能活得更长些,76岁。 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这将造成社会和经济上的严重后果:这么多老人,住在哪里?怎么住?一旦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他们?

  最突出的问题是,赡养老人的钱该从哪里来?当年在城市里,年老退休还可以从工作的国营单位里拿退休金。可是现 在,国营企业一个接一个倒闭了。而在农村,那里的老人还不知道什么叫退休金,什么叫养老保险。

  从1997年起,政府就下定决心为老百姓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退休保险机制。但退休基金建立了,积攒的钱却根本填 补不了实际需求,空洞越来越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高西庆副理事长说:“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这个钱该从哪儿来 。”

  过去说,养儿防老,父母管善始,儿女管善终——这再也不是想当然的事了。如今在城里,像过去那样祖孙三代同堂 ,都住一个屋檐的又有几家?在大一些的城市,这个传统早就绝迹了。即便有也都成了活化石,仅供媒体在重阳节的时候参观 用。

  现在城市里的“家”指的顶多也就3个人:俩父母一孩子。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40%的65岁以上的老 人守着老房子,没跟子女住。中国人给这种现象发明了一个新词叫“空巢”。据报道,在港口城市天津,那里的“空巢率”更 是高达60%。

  老人院成为“未来产业”

  以前有些由政府或集体单位建的养老院,都说那是膝下没儿没女,穷困病倒的孤寡老人等死的地方。也有一些给革命 老红军老战士们盖的干休所,一般人没资格进。

  现在有媒体报道说,近些年全国共建了4万所养老院,其中很多是私人盖的。而且有些企业财团很有兴趣投资,他们 看准了这是个“未来产业”——可不是“夕阳工业”。

  77岁的原某单位干部张大妈说,只要有钱,就可以到北京城外的一个养老院要一间住,月费1500元。别看是北 京城外,空气可要比城里好得多。张大妈说:“我可不想给儿子添包袱。”

  还有一些是教会、佛家寺庙和穆斯林的宗教机构集资盖的老人院。上海郊区就有一家名叫“慈善之光”的,是基督教 下的慈善救助会盖的。有单人间和双人间,都挂了花布窗帘,还有小阳台,布置得不错。这家养老院住了70多个老人。每月 每人大约是700元到1000元的费用。

  在城里人平均退休金不到600元的情况下,这个月费可不算低。“但是价格太低了我们也办不来”,慈善之光的邵 小梅(音)院长说:“要把他们照顾得好一些,我们得多聘一些人手。”

  58岁的沙会计退了休,又被聘到这里来帮忙。同样还有一个女医生也是。沙会计说:“还好我们总有一些热心教友 ,平时也过来帮帮忙。”

  这样的老人院看起来挺热乎——至少现在都这么觉得。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