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频频落马归咎于内部不团结让人啼笑皆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05:39 中国青年报 | ||||||||
兰州“首富”张国芳被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措施后,震动迅速呈“多米诺”效应蔓延开来,包括市委书记王军、原市长张玉舜、副市长杨在溪在内的众多官员牵涉其中,相继落马。兰州官员普遍将此腐败案的暴露归咎于干部之间的不团结。这个“不团结”的说法更是被新任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拿到了履新讲话里:“兰州之所以不出干部,是因为这个圈子内部不团结。”(《西安晚报》3月3日)
从表象来看,兰州官场这场反腐风暴确实得益于官员之间的“内部不团结”。如果不是因为原市长张玉舜与书记王军之间的矛盾爆发,导致前者在人大投票表决中落选的话,张玉舜恐怕不一定会将有关王军违规问题的材料递送到中纪委;而如果不是张国芳案件的进一步调查牵涉到了其他权钱交易的黑幕,张玉舜大概也能在扳倒王军的同时自己全身而退。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腐败链条,最终把一群贪官都送上正义的审判台。看来,黑幕后一桩桩腐败案件能浮出水面,还真得感谢兰州干部小圈子的内部不团结。难怪“内部不团结”容易出事会成为兰州官场的普遍说法。 与此相类似,轰动全国的河南省交通厅“三任厅长前腐后继”案发后,也曾有不少干部跌足长叹:“交通厅连续三任厅长栽倒,就栽在班子不团结上。如果班子团结,也不会斗来斗去,你倒下我也倒下了。” 团结才会有力量。内部不团结,势必内耗不断,人心浮散,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领导干部间的团结问题往往成为考核一个单位的重要指标。现在,居然因为内部的不团结抓出了一批贪官,如此作用难免让人啼笑皆非。把腐败案发归咎于“内部不团结”,固然说出了实情。然而,反腐成果竟然要靠领导内部不团结来取得,这究竟是值得庆幸,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反思呢?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腐败分子从贪官内讧导致东窗事发的结局中吸取了教训,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将“团结”问题异化成班子之间的内部稳定和利益平衡。这种“团结”,在把江湖习气带进官场的同时,也必然使制度安排中的监督机制沦为一句空话。更有甚者,一些官员把“勾结”当“团结”,在腐败基础上大搞“内部团结”,形成依靠权力非法获得利益的“腐败共同体”。他们或者“配合默契”,集体分赃;或者利益共享,互让方便;或者各怀鬼胎,把柄互握。大量窝案、串案的发生,甚至整个班子“全军覆没”的事实,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这种“团结”的极端危害性。 如果不在加强监督、健全制度、推进源头反腐上做文章,反而把官员落马案中的“内部不团结”视作需要吸取的教训,这怎能让人对当地的反腐倡廉抱以乐观态度呢? 作者:俞洲 相关专题:《党内监督条例》出台 反腐进入新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