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痛陈择校4大害:苦家长富学校 坏风气丢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7:2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吕诺、邱红杰、李亚彪)“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超过了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25.2%。”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朱友林代表忧心地指出,“现在大家看得很明显,择校苦了家长、富了学校、坏了
风气、丢了公平!”

  “择”苦了家长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最近发表了一个有关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报告,核算出徐汇区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到30岁,共需在孩子身上投入49万元。而这仅仅是一个孩子正常情况下的支出,并没有包括巨额的择校费。

  马志武代表说,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甚至会‘择’得债台高筑!

  据记者了解,仅以位于北京宣武区的某高校附属中学为例,根据入学考试分数情况,初中部“择校费”从两万多元到十多万元不等。但即便“门槛”如此之高,有些家长仍然是揣着血汗钱却“求”校不得。“择校费,择校费,含着家长多少泪。”但怀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苦心,许多家长宁可自己紧巴一些,甚至不惜举债,也要花钱为孩子“择”来好学校。

  “择”富了学校

  有人曾给北京一所“名校”算过一笔账:初中部每年招生400人,划片就读的300人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不能收费,剩下的100人包括“条子生”在内,以平均每人4万元计算,“收入”总额在400万元左右。

  “对这笔巨款,各地政府一般只有原则性要求,如‘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教师福利’等,一些地方要求上交一部分给教育局‘用于统筹改造薄弱学校’。但事实上‘名校’教工福利远比普通学校好,这是公开的秘密。”陈守义委员指出。

  “公费赞助”的黑洞更是深不可测。很多公款以支持、赞助教育等方式流向学校,得利的只是少数人及其子女。很多“名校”却借此聚敛起一笔庞大的资金,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必然成为一个无底的黑洞。

  “择”坏了风气

  择校,根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然而,一些教育单位不是想方设法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而是把自己的利益与“择校费”捆绑在一起,成为教育腐败的一个催化剂。在重点学校,“择校费”成了教职工奖金、福利补贴和改善学校设备的主要经费来源,公款请客送礼、公款旅游和铺张浪费也多从这笔收入中报销。

  “应该看到,已经被众多家长或无奈或主动接受的‘择校风’,择出了社会坏风气。”朱友林代表说。

  马志武、徐日辉等代表指出,择校造成了盲目攀比,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风气。重点校制度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图慕虚荣的心理。

  “择”丢了公平

  享受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我国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而有些中小学生由于交不起“择校费”而被拦在义务教育的门外。

  “择校,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公平。”马志武代表说,“它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通过权钱交易,来换取短缺的教育资源。”

  择校也破坏了正常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现在大中小城市都有重点校、普通校、薄弱校,重点校制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择校风”,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造成了一系列教育不公平现象。重点校要资金有资金,要设备有设备,要师资有师资,薄弱校只能望尘莫及。

  “更令人担忧的是,择校正成为扩大阶层差距,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徐日辉代表说。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