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北京团代表呼吁 遏止学术界浮躁之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7:20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记者 荣东岳) 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团代表中,有不少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在讨论中,他们对当前学术界的浮躁之风深表担忧。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代表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克服在科学研究上的浮躁情绪,切勿追求短期效应。他说,为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从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入手,才能推动科研健康发展。
科研投入的不足是王小谟代表最感忧虑的问题,他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对一个项目的资助额度是20万元,与科研的实际需要相差很大,科技人员要搞好科研就要多方申请经费,否则难以为继。科研人员不但要花许多时间来申请经费,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应付项目检查、评估等事宜,使得他们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不足一半。除了过去繁杂的评估、评奖以外,王小谟代表认为,科研人员的自律精神对于科技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他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个想像力实际上就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虽然现在外界干扰较大,但科研人员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要克服急功近利,克服学风浮躁。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代表也从人文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学术界的浮躁之风表示了不满。她说,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对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经费支持的力度逐渐增大,但是随着投入的增加,对于学术评估的方式也更加繁复,其中有些方式如果不加以调整,对于学术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学风的浮躁。 在当前学界,对于文科学术的评估标准与理科同样采取的是量化统计方式———以发论文多少论成就高低。葛晓音代表认为这种方式十分不科学,她认为一篇优秀的论文比十本没有创见的书更有价值,但现在评职称、评岗位津贴都和数量挂钩,有的大学甚至规定一年必须有多少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字就要被降级,这是非常荒谬的。这样的规定,只能促使研究人员弃难从易,真正的学术难题没有人肯做,导致学术质量下降,制造出许多学术泡沫。此外,葛晓音代表对于现在各种名目的基地、中心泛滥,检查过多也表示了不满,她说,各种各样的评审都是和经费直接挂钩的,没申请到经费的研究人员要想方设法跑经费,申请到了经费的又要应付不知多少检查,还要开各种名目的学术讨论会,学术骨干的许多时间就浪费在了这些程序和形式上了。她建议要这些评审检查简化合并,建立起正常的学术研究程序。此外,葛晓音代表还对当前研究课题盲目贪大和大学的虚夸之风提出了批评。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