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部委就三农问题答记者问(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1:51 中国网

  [杜青林]:二是要增强农田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主灌区综合配套的设施建设,提高灌溉能力。采取各项有力的措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真正做到遇涝能排,有旱能灌。

  [杜青林]:第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并且逐步形成投入稳定增加的新机制。

  [杜青林]:探索逐步建立科技推广新机制的好办法,来进一步提高农民学科技、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

  [杜青林]:第四是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能力。在农产品加工转化这个方面,我国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仅占30%,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90%以上。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发展的潜力,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杜青林]:在农产品加工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现在我们国家有龙头企业42000多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700多家,国家级的龙头企业582家,我们要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作用。

  [杜青林]: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并且逐步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杜青林]:第五是增强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逐步建立起快速应急反应机制。

  [杜青林]:第六,增强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综合服务的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构建农业七大体系,这七大体系就是: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杜青林]:通过七大体系的构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们坚信,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将明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将明显增强。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部长,我是人民日报记者。

  我提的问题是农业投入问题。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支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力度不能减,投资不能少,但是近两年来,国债投入的总规模却在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投入力度不减,今年对农民农村投入力度有什么打算?谢谢。

  [姜伟新]:今年的国债投资确实是比去年又有了一些减少。党中央、国务院曾经明确指示国债投资安排要突出重点,要向“三农”倾斜。根据这样的工作原则和指示精神,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初步对今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进行安排。重点之一就是“三农”,主要是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姜伟新]:现在的初步安排是,在今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农业,我指的是大农业(农林水气),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还要再提高2.4个百分点。这个2.4个百分点是年初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初步安排的结果,现在看到的一些有条件的项目,很可能在年度执行当中还要再增加投资,因此我们估计今年用于大农业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投资的比例全年算下来肯定比去年要增加2.4个百分点以上。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把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好,发挥更好的效益。

  [中新社记者]:谢谢!第一个问题问一下科技部的李部长,您觉得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科技发挥了什么作用?第二个问题就大陆与台湾的农业合作问一下农业部的杜部长有什么看法?谢谢。

  [李学勇]:关于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问题,杜部长已经做了很多的阐述。

  这次人代会上我听到很多人大代表讲,我们农业的形势好,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我想说,这人的努力,既包括不断增长对科技需求的亿万农民的直接努力,包括各地方、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兴农方针的共同努力,也包括全国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他们情系“三农”,服务“三农”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李学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科技部门要做点什么?我想最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在已有的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力度。为此科技部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在去年初共同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这项工程以提高粮食的持续增长能力为目标,以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高产和优质高效结合起来,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环节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结合起来,在全国11个省区都建立了万亩核心实验区,百万亩示范区和千万亩的技术辐射区,在全国辐射面积达到1.25亿亩,进展非常好。这项工作的实施,既是对国家优质粮食产生优质工程的科技支撑,同时也会对提高我们国家持续的粮食增产,使我们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提供很好的保障。

  [李学勇]:第二就是加大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力度。大家知道,多年来,“星火计划”被广大的农村干部所熟悉,被广大的农民群众所欢迎。结合科技富民的主题,我们提出了实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旨在依靠科技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项工程也是科技部会同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实施的。要扎实落实八大科技行动,包括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这项科技工程的实施也是进行得非常好,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很高。

  [李学勇]:第三就是加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力度。在这方面,国家在一些重点的领域都设立了专项给与重点的支持。这里面包括像良种培育,农作物的栽培,农业节水,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农林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在加强农业基础研究方面,国家都给予积极的支持。通过农业科技人员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超级稻,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首先突破了亩产800公斤。这是在百亩连片上实现的,应该是国际上很领先的水平。

  第二个例子我想举一个苹果的精深加工技术,就是浓缩苹果汁。由于解决了防腐褐变和二次沉淀的控制技术,使出口量倍增,由2001年的10万吨,增加到2004年出口55万吨。

  我再给大家一个数据,就是通过多年来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粮棉油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5%。

  [李学勇]:第四个方面就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纵深部署的力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加储备。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从长远和根本上讲,开辟农业的广泛前景要依靠科技进步,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今年要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我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在规划纲要的制定中,把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加强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和基础性工作,加强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平台建设,和有关部门和地方一起,为持续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建设现代农业打基础,添后劲。

  [杜青林]:刚才这位朋友问我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怎么样?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我在这里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农业合作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未来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从1985年开始,20年来我们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交流得到了加强,开展了农业技术的专项合作,并且组建了福建、海南、黑龙江等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试验区的兴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台湾的农产品有一部分销往到内地,去年销售总额是101600万美元,较之上一年增长了10.4%。

  海峡两岸农业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发挥,比如台湾农业有我们需要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现在在合作的试验区已经显示出了它的作用。我们内地自然资源相对台湾来说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有宝贵的人力资源。另外,内地的市场也是比较广阔的,台湾的农产品可以销往到内地。这对台湾农业的发展也是有益处的。

  [杜青林]: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要解决合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要落实好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为台湾的农产品销往大陆创造条件,我们将与台湾农业界的朋友具体商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我们坚信,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一定会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以造福海峡两岸的人民。

  [曹卫洲]:记者招待会延长一段时间,请继续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2005年中央划拨了55亿元的财政专款,用于种粮大县的直接奖励政策,这主要是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另外,具体奖励是多少?第二个问题,2004年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这个政策很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很担心,今年的政策会不会调整,今年能不能拿到政策补贴?

  [朱志刚]: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有近800个产粮大县,这800个县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他们提供的粮食的商品量占全国粮食商品量的80%以上。

  长期以来,这些县对销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稳定了粮食市场,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应当说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再加上农产品的效益比较低,这些县的财政收支都比较困难。这是我们决定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的主要原因。

  今年中央财政要拿出55亿来对近800个产粮大县进行奖励,主要内容有三条:第一直接补助到县。按照它提供的商品粮的数量、粮食种植的面积和粮食产量,直接算账到县,直接补助到县。

  第二,是补助这些县的一般财力。所谓一般财力就是县里面可以自主安排的财力。县里可以把这个补助用到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等各个方面。但我们规定不允许用这些钱去盖办公楼,去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第三,是对这些县的奖励一定三年,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即我们要对他们提供的商品量、粮食产量、面积提供动态监测,不允许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的,我们将从这个名单中把它清除出去,以保证这个资金切实用到种粮大县去。

  [朱志刚]:我们觉得这项政策有利于体现财政政策的公平,有利于调动基层抓农业、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人代会批准了预算报告以后,我们将组织进行实施。

  [朱志刚]:我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在29个省区有6亿农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拿到了国家给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116个亿。

  [朱志刚]:因此,我们决定对这项政策采用一个大稳定、小调整的方针。所谓大稳定就是保持去年直补的力度不变。刚才这位女士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可以向全国农民承诺,要保证力度不变,有条件的省份还要有所增加。从财政部现在初步的统计情况看,有望今年的直补资金比去年增长10%。

  [朱志刚]:所谓小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农民最满意的直补方式,尽可能按种植面积对农民进行直补。第二是不允许在发放直补的同时去抵扣任何税费,去年在直补的同时有采取抵扣税费的做法,农民不满,今年我们规定,不允许从中抵扣任何税费。

  [朱志刚]:第三,把直补资金一次发放。去年曾经有过两次发放的做法,太繁琐。今年我们提出要求,在种植以后三个月内一次把直补资金发给农民,使农民能够得到实惠。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几年中国农村的六小工程建设,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的问题是2005年国家对六小工程的投入规模是不是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建设的重点和内容有没有什么变化?谢谢。

  [姜伟新]:“六小工程”是直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工程,和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尽管今年国债投资比去年有所减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方针和重点,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经把“六小工程”作为今年国债投资的安排的重中之重。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初步考虑今年在国债投资当中,也包括一部分新增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安排给“六小工程”的投资大约160多亿元。其安排的总量和所占的比例均高于2004年。安排的重点与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主要还是用于农村的道路、农村的人畜饮水,农民的燃料,包括沼气、小水电的建设,还有包括农牧区特别是牧区草场围栏的建设,节水等等的建设。谢谢。

  [曹卫洲]: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