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心穗代表:规范黑车不等于简单打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10:5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黄冠) 老张,男,54岁,内退工人,有私家车,得空就在一些小区门前“趴活儿”。 一听说采访“黑车”,老张就来气:“西客站的‘黑车’要是大小偷,那我们就是小小偷、业余小偷。城管今儿抓明儿抓天天抓,不是小偷是什么?”
1969年,老张到农村插队,当了两年知青。1971年,老张返城当了工人。2002年,老张终于买得起小汽车了。没承想,2003年,52岁的他成了内退工人。每月内退工资650元,只够养车。他老伴也是内退工人,每月内退工资一千多点。他女儿在网络公司上班,不稳定,每月收入两千多。 一问“趴活儿”每天能挣多少,老张就苦笑:“挣50块钱就不错了,这还不包括油钱。小区门前有时排十几辆车,想多挣也不可能。” 老张说,他没把“趴活儿”当作职业,每天只干四五个小时。而那些郊区失地农民或外地来的司机,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有的还到处跑着拉活儿。他上午出来会儿,下午回家睡一觉,喝喝茶、看看电视,到傍晚再出来一会儿。 “就这样,我那孩子还不愿让我干。她说挣这辛苦钱,还不够担风险的!”老张说,“黑车”被城管逮住了,罚得特别狠,一次要罚一两万。他有朋友被逮过,从没听说过谁少花点钱出来的。 “说到底,我们这是‘黑车’,因为我们挣钱没向国家交税,但我们的心不黑。‘黑车’也有本分的。像西客站那些‘黑车’,拉到北京站就要人家五十、八十的,他们坑人,影响首都形象,你城管打击,谁不赞成?可我们,是在为街坊邻居提供方便,从小区拉到地铁口5块钱,而出租起步就得10块。”老张说,他也想正正经经开车拉活儿,可现在政策上不发展个体出租车,而加入出租公司自己身体又受不了,也就只好偷着摸着拉点活儿,挣几个算几个。 “你不要再写‘黑车’了,我们已经够不容易了。”老张说。 郑心穗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武汉市工商联合会会长): 我认为,大部分“黑车”司机值得同情,他们大多数人挣的是“辛苦钱”而不是“黑心钱”。但“黑车”自身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与正规出租车抢活儿,存在不正当竞争;有运营收入,却没向国家缴税;不具备运营资格,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必然带来理赔麻烦等。 许多城市把出租车当作城市的窗口,甚至把出租车司机称为“形象大使”,因此对“黑车”大都采取坚决取缔的办法。而事实上,“黑车”之所以存在,说明了它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适应一些居民近距离便捷、便宜出行的需要。我认为,规范“黑车”不能简单打压。逮不住任其发展,逮住了“以罚代管”,这并不是好办法。 能否下调出租车起步价,让居民近距离交通愿坐出租车?能否给“黑车”划定运营区域,或者由社区组织管理?能否实行准入制度,确保“黑车”能成为部分弱势群体的谋生工具?能否建立“黑车”互助性组织,以应对交通事故赔偿? 前几年,武汉市“电麻木”(摩托三轮车)很多,到处横冲直撞,影响市容,影响交通。2004年,武汉通过地方立法、降低出租车起步价、政府买断一些岗位照顾下岗工等办法,稳妥地取消了“电麻木”,也方便了居民近距离出行需要。这种做法是否也值得北京等地借鉴呢?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