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反腐话题从热议论转向冷思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11:09 中国新闻网 | ||||||||
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国百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一直被中共认为是“最大执政威胁之一”。 事实上,二00四年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此间舆论注意到,也正因为如此,本届“两会”对反腐败话题从“热议论”转向了“冷思考”。
去年以来的反腐败斗争突出了“制度反腐”。《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对地方党政高级干部的巡视制度》、《中央各部委纪检监察的垂直管理制度》和《行政许可法》等制度多管齐下,标志着中国反腐败斗争已经从“运动反腐”和“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 就在今年“两会”开幕前不久,中共颁布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二0一0年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反腐体系初见端倪。 过去一年中,中国反腐的高压态势依然受到各界瞩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两会”上报告,各级检察机关去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四万余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四十五点六亿人民币。其中大案要案一千两百多件,厅局级以上干部两百多人。 此外,反腐风还从“一把手”吹向了关系民众生活的热点行业。各级政府部门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重点,公路建设、房屋拆迁、药品购销、土地征用、教育收费等成为反腐斗争的新战场。 日渐成熟的反腐败机制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好评。在他们对中国反腐前景充满期待的同时,也更冷静思考其中的显失和走向。 “监督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民主监督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任启兴的见解颇具代表性。从“审计风暴”到“高官问责”,中国在建设透明政府方面可圈可点。代表委员们建议,公开程度再大一些,透明度再强一些,让群众和舆论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腐败的深层原因,是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许多代表委员对此很有共鸣。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祖伟代表表示,权与钱集中的地方,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要割断腐败这种寄生虫的营养,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化程度。 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腐败日显突出,引起了与会者高度关注。来自山东的王元成代表认为,出现“穷庙富方丈”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易不规范。对此,贾春旺检察长在报告中表示,今年检察机关将严查在企业重组改制中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职务犯罪案件。 而屡屡发生的贪官外逃事件,也引发了“两会”对金融体制的深入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张肖坦言,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大漏洞,即无法跟踪资金流向,也难以禁止乱设帐户。河南省检察厅副厅长储亚平委员则建议尽快制定《财产申报法》,用金融手段和财务制度限制腐败。 不可否认,反腐倡廉仍将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话题”,但可以期待的是,中国的反腐斗争正在走向深入。中新社记者 范卉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