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我国高校收费改革该向谁看齐(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13:50 《小康》杂志 | ||||||||
收费改革“摸石头过河” 中国高校收费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美国教育经济学家H.R. Bowen看来,高校学费上涨是必然的。根据他提出的成本收入决定论,高等学校不是成本约束型组织,
美国高校采取各种方法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公立大学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每年占到学校经费来源的55%。这些高校为学生提供各种经济优惠和金钱资助,某些州立大学为了留住本地优秀生源,给本地学生的上学优惠甚至近乎免费。政府也会以低息贷款给那些贫困的学生。 不过就是在美国那样一个贷款回收机制较为有效和完善的国家,学生贷款偿还问题仍然未能解决好,过度的债务负担和违约率成为普遍现象。一位经济学家说,“学生贷款的违约者在过去几年里成为华盛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们每年要花掉联邦政府15亿美元。”如前所述,这一现象也逐渐在中国上演。 美国私立大学无法享受到国有大学的待遇,他们经济来源主要是高昂的学费和社会募捐。私立大学中有众多名牌大学,这些名牌大学自然不会降低自己的学费。如果学生想进入这样的高校深造,就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或者能争取到学校的奖学金和补助。而且每个私立大学都建有自己的筹款机构,由专职人员来执行,接受各地的捐赠。 在中国,各高校也开始尝试通过向社会募捐提高办学经费。其中采用最多的方式便是借校庆广发请柬,向校友发出募捐号召,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处于成长期的各高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目前,中国高校收费方式和日本最为接近。 日本大学分国立、公立和私立,前两者的收费方式基本相同,学费全国统一金额。国立大学的收费大约在744200日元(约5.7万元人民币)左右,公立大学维持在844943日元(约6.5万元人民币)上下,私立大学则远远高于二者。国立大学的奖学金多,甚至对学习优秀者予以全免。中国一些大学实施的办法与此相似,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免除学费或进行经济上奖励。 为了让本国学生有能力读完大学,日本也允许学生贷款。贷款通常由准官方机构——日本育英奖学金基金会负责发放,贷款形式主要以商业抵押贷款为主,需要学生毕业后定期定额偿还。贷款分为无息贷款和有息贷款两种,无息贷款针对在高中以上(含高中)教育机构就读但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而现在中国各高校也允许贷款,由具有国有性质的银行发放贷款,毕业后在一定期限内偿还完毕。 但由于国内高校收费越来越高,促使更多的学生从入学第一年起,就开始向银行申请贷款。伴随着贷款人数的增多,如何控制贷款风险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虽然政府下大决心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可是究竟何种模式适合我国,未来的高校收费朝什么方向发展,有关部门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部分欧美国家高校收费情况 德 国 德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买单,学生只要背个书包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不过德国政府也为此背负了沉重的教育包袱——很多德国学生到毕业年龄时,却迟迟不肯毕业(因为毕业即是失业),躲在高校不愿走向社会。德国政府曾试图出台一些政策,打算向学生收点钱,结果引来全社会一片嘘声。议案讨论了近十年时间,仍然意见不一,难以启动。 和德国人一样享受免费教育的还有挪威、芬兰、瑞典和丹麦等国家。 葡萄牙 欧洲有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虽然没有免费,需要向学生收取学费,但只是收取象征性的低额学费。比如葡萄牙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就只相当于本国最低月工资,为300多欧元(约3000元人民币)。即使最贵时也不会超过1000欧元。而且国家还会考虑到学生家庭方面的情况,进行适当减免。 奥地利、比利时、爱尔兰等国也属此列。 英 国 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高校免费或低额收费,但英国是个例外。英国是欧洲高校收费最高的国家,每年学费达到3000英镑(约4.5万人民币)。好在英国学生几乎都能从国家那里申请到学业贷款,通过贷款来资助自己完成学业。学生毕业以后,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每年归还一部分贷款,最长年限可以到25年。 英国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大学使命,可以轻松地归还贷款。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由于受到短期合同的限制,还贷显得压力重重。 美 国 美国大约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分四种类型:社区学院、四年制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不过收费还是按照私立、公立来区分,私立大学的学费往往高于公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实力和名气往往胜于国家办的学校)。 目前,美国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每年是4694美元,二年制社区大学的平均学费每年1905美元,而私立大学的平均学费已达到每年19710美元。上述费用中还没有将住宿费和伙食费计算在内,如果将这些杂费计算在内,一名美国私立大学的学生每年花费平均为26864美元,公立大学学生的平均花费为每年10636美元。据相关人士分析,美国的一个富裕家庭要将每年收入的5%到6%投入在子女的大学教育上,而较贫穷的家庭则要将每年收入的71%用作子女高等教育。本刊记者 秦俊勇 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