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遗憾:维持生命等于伤害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4:23 北京青年报
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遗憾:维持生命等于伤害尊严

朱定华的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摄影/李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朱定华,76岁,吉林大学材料学院退休教授。

  去年11月份,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今年1月中,曾努力促成全麻活体捐赠自己所有的健康器官,但因有安乐死之嫌被拒。

  此后其子为其办理遗体捐赠手续也未能完成。

  3月6日晚,朱定华去世,未有任何器官获得移植。

  3月9日,其遗体被火化。

  3月6日晚,在吉林大学前卫医院一疗区325号病房,一个76岁的老人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在这个弥漫着浑浊味道的单间里,他熬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也是最痛苦的6天。走的时候,深受癌症折磨的病体只有不到90斤。

  老人叫朱定华,是吉林大学材料学院的退休教授。1月中,病痛中的他曾提出要全麻捐出所有健康器官。

  3月9日,朱定华的遗体被火化,那个让他痛苦的、包裹着他曾希望植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的器官的身体,在炉膛里蓝色的火苗中,化为了一缕轻烟。

  患了胃癌

  最后的日子里朱定华对自己身体做了安排

  3月8日,小儿子朱延辉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纸条是撕下来的巴掌大的一张笔记本纸,上面用钢笔写着几行小字,字体倾斜着,但依然排得很工整,只是笔迹由浓变淡、越来越小,最后颤抖成了急促的锯齿状,好像写字的人已经耗尽了最后的气力。纸上写的是:

  “1.遗体捐献可让学生直接实习(听说目前长春市一年还得不到十具)。

  2.人死后再移植器官使用价值就差多了,最好在死前就准备好,全身麻醉,切开就立刻移植。

  3.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4.许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可得到及时治疗。

  5、减少了亲属的痛苦。

  6.减少了国家为我们的支出。

  7.减免了火葬的浪费。”

  这是在最后的日子里,被病痛折磨着的朱定华对自己羸弱的身体所做的安排。不知道面对着死神,老人心里是否曾有恐惧,但那字里行间透出来的冷静、那隐藏在说服式的口吻背后隐约的求恳,让人心中不由一颤。

  想着老父亲最后的日子里眼里常常流露出来的复杂神情,朱延辉的眼圈儿一下子红了。

  开始对儿子说一些摸不着头脑的话

  朱定华的病是去年年底发现的。10月份的时候,一向胃口不错的他突然吃东西没了食欲,吃什么吐什么。儿女们劝他去医院看看,但他也没当回事。在校医院做了B超检查,医生说是胃炎,给开了胃药。可吃药后,症状不但没有好转,似乎更严重了。他再次去了医院。

  11月初,诊断结果出来了:胃癌。

  让儿女们诧异的是,被“判了死缓”的朱定华却豁达极了,他说人生总有一死嘛,那毫不在意的表情似乎是别人得了胃癌。

  也许就是从11月那个听到噩耗的日子起,朱定华便已经对自己人生最后的谢幕有了盘算。

  他开始对儿子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延辉,除了胃不好,我的心脏、肝、肾、角膜等等都是很好的,可不可以捐赠给别人呀?”

  而儿子正琢磨着也许经过切除手术,父亲的病就会好起来,因此对他的话没有在意。

  没了尊严

  不希望别人看到他不能自理的样子,觉得等待死亡很没尊严

  3月5日上午,吉林大学前卫医院,325号病房。

  推开房门,一股浓烈的恶臭和药水味便扑了上来。朱定华被安顿在靠窗的一张病床上,白色被子下的身躯瘦小得几乎看不出形状。

  记者真的不忍心惊动面前的这个老人:他面色惨白,眼睛紧闭,脸庞瘦得皮包骨头,颧骨和眉骨高高地出来;床边的小桌上放着一些饼干和一个灌肠用的注射器,窗户上摆了一篮鲜花,可他连看它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虚弱得已经说不出话来。

  护士端着药瓶进来了,似乎惊扰了他。他抬了抬眉毛,吃力地拉动眼皮,似乎费了很大劲儿才睁开一条小缝。他看到了房间里记者这个不速之客,嘴唇上下蠕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眉头紧锁,似乎很不高兴。听到儿子朱延辉叫记者出去,他的眉头就舒展开来,眼睛又闭上了。

  “我爸不希望别人看到他只能靠管子进食、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的样子,除非是非常亲密的人。他觉得这样等待死亡很没有尊严。”朱延辉说。

  父亲是个很有尊严、极讲原则的人

  在朱延辉的记忆中,父亲是个很有尊严、极讲原则的人:

  “那时我家生活很困难,因为我妈工资很少,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吃饭念书大部分要靠我爸。可他从不开口求人,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开口跟组织上讲过,更不要说提什么要求了。”朱延辉说。

  儿子还记得父亲的一件往事:“上世纪60年代大学老师下乡搞社教,我爸驻扎在吉林榆树的一个公社,每天要下到各个生产队讲课。有一个生产队离公社特别远,要翻过几座山。为了尽早赶到那儿,他每次天不亮就出发了。有一次走到半途,发现前面路边有一个狼窝,而这是必经之路。如果往回走当天就会旷课,而旷课在他是不能容忍的,他就横着一条心,蹑手蹑脚地从狼窝旁捱过去了。”

  在儿女们的记忆中,朱定华一辈子总在忙碌:在单位搞科研、带研究生;在家里照顾四个孩子和生病的妻子,想方设法让家人吃上点儿有营养的东西;有时候要出差到外地做实验,急急忙忙奔回家中安排,对大女儿叮嘱一番,然后带着一大堆实验工具就上路了,常常连坐票都没买上就上了火车……

  这个充满活力的老人心中有一个计划坚定起来

  吉林大学宿舍区里,许多人都记得那么一个“乐呵呵”的老头,“每天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出出进进,买菜做饭,闲不住。”

  尝过生活无数艰辛的朱定华爱好非常广泛,除了专业上很有成果外,对体育、书法、绘画、唱歌都非常喜欢。退休后,他不像一些老人从此郁闷不乐,开朗的性格始终让他对生活兴趣盎然。

  吉林大学退休协会有一个歌咏班,朱定华是其中的活跃分子。朱的大女儿回忆:“爸爸舍不得花钱买歌书,青年时期手抄歌本的习惯一直保持到老。他有一本抄得满满的歌本,什么《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东方之珠》等等,他都会唱,他嗓子好、人又乐观,特受欢迎。”

  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永远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得体的老人,在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后,那头几个难眠的晚上,当他安静地躺在床上,究竟都想了些什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11月份,朱定华知道自己只能是在捱日子时,他心中的一个计划已经越发清晰、坚定起来。

  这种维持生命的方式狠狠地伤了朱定华的自尊

  去年11月7日,医生在给朱定华做手术的过程中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不可能切除了,考虑到他此后的进食,就用造瘘术在他腹部安装了一根塑料胶管。

  为了安慰和鼓励父亲,儿子骗他说手术很成功,癌细胞已经切除了。但很快,朱定华就明白过来,他的日子快到头了:手术后他的情况并不见好,还是吃了就吐,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的力气越来越少,手术前还能坐在沙发上看新闻,手术后坐着坐着就溜下来,不得不躺在沙发上听新闻。而且他还发现安插在腹部的管子,这是干什么用的?他很奇怪。

  到了12月份,他一天不吃东西都不觉得饿时,他明白了管子的用处。医生说,他从胃到食道都被没有消化的食物堵死了,要维持生命,必须通过那根胶管直接往小肠里打食物和药物,靠肠子的蠕动来消化吸收营养。

  这种维持生命的方式狠狠地伤了朱定华的自尊。

  [1]  [2]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