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安徒生可以重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2:25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 钟怡音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二十家出版社出现“争抢”出版安徒生著作的热潮,更遑论还有一批书商、图书工作室也依循自己的渠道制作和推销着安徒生。那些脍炙人口的童话现在像从印钞机里涌出的钞票一样被快速赶制。“到‘六一’儿童节前,”一位业内人士预言道,“如果把所有今年出版的‘安徒生’全堆放在一起,它们会占据西单图书大厦整整一层楼。” 如果时间向前推移哪怕一年,2004年初,当人们谈论安徒生童话,会得到以下一些简单的数据与说法:至今为止,安徒生童话篇目数量通常有两个数字,按安徒生在世时审定的版本,为156篇;而专家最新研究的篇目则是212篇。近100年来,安徒生童话在中国共有近100个版本。但到了2005年,在前一个基数不变的情况下,新出版的书数接近100年来出版数量总和的一半。 典型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促使出版人不得不或出奇招或辟蹊径。 名分之争 2005年,在所有新版“安徒生”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可谓最为“得天独厚”。他们将这套由国内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老先生在年届八十之际重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分为超级典藏版、完全普及版以及注音版三个版本推出,先期的策划定位便锁定“安徒生”各个年龄段和收入层次的读者群,甚至在功能上也呈现“封杀”格局。此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早在一年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便在人民大会堂宣布这套《安徒生童话全集》将是国内第一套由丹麦官方正式授权出版的权威版本。从此,浙少社出版的各类“安徒生”都在封面挂上“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特别纪念专用标识”,以明正身。 当提到受到丹麦官方正式授权一事,浙少社编辑部主任孙建江打了个比方,“就好像许多厂家都出矿泉水,但你要打上‘奥运会指定饮料’,非得得到奥组委通过才成。”据他介绍,浙少社为取得这一授权着实花了不少精力。早在一年多前就与丹麦安徒生基金会积极联系。而丹麦安徒生基金会则在查考过出版社实力、翻译者水平乃至整个制作装帧过程后,才“严格且慎重”地通过其要求。“并且,”孙建江补充说,“安徒生基金会对出版社的严格要求不仅在授权之前,在授权之后,他们仍关注每一本书的校样制作,乃至Logo如何放置、大小比率如何都有极其规范的格式。” 于是,以“正室”身份登场的浙少版“安徒生”不仅身份尊隆,而且制作考究。书中安徒生手迹、手稿影印本、剪纸、线描作品均是其本人亲自创作,由丹麦皇家图书馆提供;书中作者油画肖像则是丹麦欧登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因此,在评论这套书时,孙建江援引安徒生基金会中国区主席艾瑞克·密施斯密特的话说:“如果安徒生在世时能够看到他的书被出版得如此精美,他一定会激动不已的。” 然而,面对浙少社的“顾影自喜”,其他出版社显得多有微词。因为按照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安徒生童话早已过了版权保护期,成为活版权,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可以拿来出版。他们认为“名分”一说,有炒作之嫌。2005年1月,几乎同时,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安徒生童话绘本典藏系列》,这套书特邀全世界16位顶级插画家联合创作插图,与荷兰、日本等国同步出版。包装豪华,定价高达300元,在市场上被公认为“最豪华版安徒生”。 此外,译林出版社也推出了《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插图本)》。社长章祖德表示,安徒生基金会中国区主席曾告诉他,这套书的新书发布会是2005年安徒生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一项活动。 有安徒生基金会人员露面的新书活动就证明该书得到丹麦官方授权?这样的说法反过来激怒了浙少社。孙建江说,得到授权需要签署一系列合同,而授权之后出版社的相关图书,都会被丹麦图书馆收藏,在国际上各大活动上展出。这些,是其他“无名无分”的“安徒生”无法得到的待遇。 制作之争 实际上,出版社们不仅争“名分”——如何使自己的图书超越同行,超越前一百年各种版本——脱颖之心使制作“安徒生”成了一场译本之争、装帧之争、插图之争、选题之争…… 浙少社在国内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翻译者叶君健、林桦等人中,选择任溶溶担任全集的翻译工作。他们认为本身也是儿童文学写作大师的任溶溶讲究意译,最为神似。而以翻译为国内出版社权威的译林出版社则挑选最新、最权威的丹麦译本,援请北欧文学专家石琴娥研究员翻译。保证不以其它文字转译的“安徒生”原汁原味…… 在插图方面,辞书社版“安徒生”囊括国际多位儿童画大师:如日本的黑井健、太田大八,丹麦的艾瑞克·布雷格瓦、皮亚·克罗亚.·拉卡,具有极高艺术收藏价值,但编辑章怡也承认“市面上也出现其它不少不错的绘画版本,有时候,它们更适合儿童观看。” 当然,除了老调重弹地出版安徒生童话全集、选集,还有多家出版社独辟道路,出版别样“安徒生”:文联出版社的《安徒生精品读本》,就包括安徒生一部自传、一部游记和两部小说;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安徒生童话全集(英汉对照本)》;三联书店更别出心裁,计划出版安徒生的剪影作品集…… 安徒生作品2005年的繁荣昌盛,是否带动了其它儿童文学作品的发展?在出版人口中,答案是否定的。孙建江谨慎地将安徒生书籍销售称作今年图书市场的“一抹亮色”。而章怡则说,辞书出版社将这套“安徒生”视为长销书,近来的儿童图书市场也“不太好”。 那么,安徒生作品2005年的繁荣昌盛,是否让中国更走近这位大师?这个疑问似乎恰恰关乎许多文学研究者的隐忧。他们普遍悲观地认为,所谓2005年是“安徒生年”的说法,仅仅是出版界的自娱自乐。行动上的热切有时恰恰说明精神层面的远离,在电脑游戏、电视节目甚嚣尘上的今天,已经很难有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让搂抱在一起的大人和孩子在临睡前那一刹那,一齐被安徒生打动。 安徒生的N个童话 -本报记者 许敏 即使一个多世纪过去,安徒生的童话仍然历久弥新,陪伴着全世界孩子们的成长,也赢得人们的尊敬。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们,都在尝试用各种方式诠释安徒生童话的意义。甚至有人专门著书,用性的方式去解读这些童话形象。而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唐池子的理解没有那么新锐,“其实安徒生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安徒生,而是整个人类的安徒生。这也就是安徒生的意义以及他对整个人类的价值所在。安徒生是人类童话创作童年期的一个宝库。对我来说,读安徒生的童话,就像是进入了一片山脉,而不是以纯粹面貌异军突起的一个山峰,走进这个山脉你会发现不同的矿藏,也就会得到不同的思考。” “丑小鸭”与“癞蛤蟆” 创作于1844年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家喻户晓,这个童话寓意明朗。关于丑小鸭形象的涵义,唐池子的理解是:“《丑小鸭》可能对每一个童年读过这个作品的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理解为人生写照。人的心灵非常脆弱,需要爱需要梦想。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来就完美,在他的人生中就需要有一个天鹅的梦想。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人生寓言,通过这样的寓言,可以使每个人都怀有梦想,让人在暂时处于某个特殊阶段时,懂得如何去认同自己。而你也会认识到过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贯穿你实现梦想的整个过程中的一个信念。” 《丑小鸭》成为了一个经典符号,而时隔22年,安徒生又创作了童话故事《癞蛤蟆》,这个作品就像是《丑小鸭》的一个翻版,讲一只癞蛤蟆的故事,因为传说最丑的癞蛤蟆头上,都有一颗最美的宝石,所以它从井底走出来,在被一只大鸟带去埃及的旅程中不停经历和追求。故事完全从一只癞蛤蟆的角度去看世界,语言自然、幽默、还带有讥讽。唐池子认为,从《癞蛤蟆》就可以看出,安徒生后期创作的思路往人性、哲学方面的转化,“《癞蛤蟆》没有《丑小鸭》那样明确的美梦成真的结局,而是往抽象路线上走了。那颗宝石其实是一种渴求,说到底就是一种生命力,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生命力。” 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安徒生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前期作品童话色彩明显,但在后期的作品中,却掺杂了很多新的元素,意味也厚重了许多。唐池子说,“《癞蛤蟆》里面含有小说的表现手法,甚至有一种非常尖锐的笔锋。这些不是一般的儿童读者能看得透的,而且这正是他后期作品的整体特点。这是一种类似巴赫金复调的感觉,不单纯把故事很明白地告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却会读出很多的意味。” “海的女儿” 年过花甲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对安徒生童话仍然很有感情,“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至今还成为我做人的基本信念的是一篇童话,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童话中可以有许多很浪漫的关于彼岸向往的东西,而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为了做人可以牺牲一切,这就是鼓励我们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又一传世之作,这个故事对人心灵的影响绝不亚于丑小鸭。钱理群讲出了很多人都想讲的话,几乎没有人阅读完《海的女儿》不被感动。如果说《丑小鸭》是读者童年期的一个重要标识,那《海的女儿》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升华。但很多读者只是单单把它理解成为少女对爱情不懈追求的故事,对此唐池子很不赞同,“安徒生作品很神奇,小时候读它是一个层面的理解,等长大了再去回味又该是不同的感受。《海的女儿》就是这种阅读差异的一个典型例子。” 唐池子认为成人对《海的女儿》的理解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人应该知足。作品中主人公渴望的就是有一个人的灵魂。而我们不需要经历那么漫长痛苦的求索过程,天生就具备了这种灵魂,所以人应该感到知足;另一个层面的理解是,虽然海的女儿为了爱情无私奉献,已经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一个模本。但越过爱情这一层,你会感觉这个故事预示了整个人类精神升华的一个过程。海的女儿经历三次考验,都是毫不迟疑地放弃生的希望去奋斗。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鱼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这样拥有高贵灵魂的人,是否更应该去追求升华呢?所以我们在知足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如何能真正使我们的灵魂高贵。” 唐池子特别指出,《海的女儿》这部作品是最值得向中国人推广的,“因为我们总是不太容易脱离实在的生活,去思考比较精神的东西。哪怕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他们关注的,只不过是比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稍高一些的层面。很少去思考自己灵魂中,永恒的、不灭的、超凡脱俗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值得用一辈子的精力去奋斗的。我们民族这样的东西,自‘五四’以后好像就陨落了。通过阅读《海的女儿》,最值得我们整个民族去反思的,应该是什么东西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哪怕是飞蛾扑火一样,献出自己的一切和生命也在所不惜的。” 奇怪的“影子” “蜡烛一拿进房间里来,影子就在墙上伸长起来。它把自己伸得很高,甚至伸到天花板上面去了……”安徒生的《影子》,历来争议不断。作品构思非常奇异,讲述的是主人与自己的影子,从开始的主仆关系渐变为仆主关系,最后竟然被自己的影子所谋害这样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这篇作品故事之荒诞、寓意之多项、文体之创新,可以说是安徒生童话前所未有的。 关于《影子》,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有学者认为,作品中之所以写影子,是意在使安徒生内心那些可怕的真实,勇敢且毫无遮掩地袒露出来。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孙建江则认为:“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作为‘人’的痛苦,看到了作为‘人’的内心的分裂,看到了作为‘人’的悲剧。” 因为“这篇作品反映了‘现实’,又超越了‘当下’。毫无疑问,它是安徒生的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绝妙的创造性结合。作品中,主人与自己影子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世界究竟是真善美的,还是假恶丑的?作为一个人,究竟是该骄傲还是该耻辱?很显然,主人面临的是双重的矛盾冲突,是两难的选择。做贪婪的人,自己不愿意;做正直的学者,最后又做不成。于是,主人内心的分裂就成了必然。故事发展到最后,影子竟巧借他人之手结束了自己主人的性命。如果从一体两面的角度言,我们不也可以说是主人自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吗?这就是作为‘人’的悲剧,作为‘这类人’的悲剧。” 在安徒生时代,他是这样将童话写作推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极致,而这些童话故事给后人留下的是无尽的启示。所以,当今天的人们再解读安徒生童话,如果因为惯性思维把安徒生狭隘化了,是可悲的。正如唐池子所说:“如果安徒生仅仅是我们概念中的,纯粹为孩子写作的童话作家,那么今天我们还会不会这样从心底里去叹服他的伟大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