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把就业率作为地方官员考核重要指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5:33 第一财经日报 | ||||||||
在特殊情况下,宁肯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证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 促进就业结构变化以减少失业 据新华社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昨天(30日)在促进就业
他说,在保守预测即就业弹性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到2010年,我国的就业规模将达到7.97亿人。根据近10年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转移情况和未来城镇化水平测算,同时考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情况,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将会加速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三类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会调整为40:24:36。到2020年,就业规模将达到8.88亿人,就业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调整,三类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0:25:45。 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的就业结构调整也许可以味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契机。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夏杰长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选择最具创造就业潜力的投资策略: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等新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而兼顾经济与就业共同增长。 夏杰长最近主持了中国社科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一项《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的课题研究,他提醒说,经济高增长绝不意味着就业高增长,国家应树立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 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 夏杰长还建议,国家应该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竭力扩大劳动就业,同时应把地区的就业率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特殊情况下(如就业矛盾引发社会稳定时),宁肯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证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他说,在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方面时,应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经济和经费规划之中。“现在有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首要的目标,而以前我国各级政府比较关注经济增长等指标,从而出现一些地方的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看好、就业反而减少的状况。” 夏杰长的灵感来自去年广东高校的党委书记等纷纷承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事情,认为以这种方法去考核政府官员的政绩,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能有一定成效。 2004年7月,广东所有高校“一把手”纷纷签下一份特殊的责任书——《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下称《责任书》),承诺各学校“至今年9月1日毕业生完全离校时止,力争毕业生就业率高于2003年的同期水平,即初次就业率超过70%。”《责任书》规定,对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业工作比较薄弱、就业率比较低的高校,其第一、第二责任人(党委书记和校长、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校领导)不得评先进和受奖,也不得晋职晋级。这一承诺促使广东高校的“一把手”们开始转变思想,严抓就业工作,当年取得较大成效。 关于构建以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夏杰长另外还提出4条建议: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比如加强职业教育等);控制劳动力供给规模(比如提高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和升学比重,推迟其就业时间);加强失业保障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本报记者侯利红发自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