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专题 > 正文

专家痛斥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外耻内愚典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6:0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   3月22日,“世界水日”,张正春走进圆明园。这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专门从事生态学和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学者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到处是白花花的塑料,简直惨不忍睹!”他事后向记者描述所见情景,痛心疾首。据说,这次大规模的铺设塑料的费用高达1.5亿元之多!昨日,调查有了最新进展,北京市环保局表示,该工程没有经过环保审批。

  张正春看到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的游客陆续见证了这项规模浩大的整治工程:几乎所有的湖水都被排干,湖底铺上了防渗塑料膜。不解的游客向施工人员打听,听到的解释是:“这样水就不往地下渗了,节约水啊。”

  防渗工程  一场人为的灾难

  在已被平整过等待铺防渗膜的湖底,张正春看见一些芦苇的残根,这让他想到“连根铲除”。几乎不用多想,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张正春就意识到:这是一次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生态灾难是指这项工程将彻底改变圆明园固有的水系结构,把与地下水系相通的“活水”变成“死水”,导致水环境的急剧恶化,甚至产生大量甲烷类有毒气体,并连带破坏由水生微生物、动植物和岸上园林植物构成的相互依存的完整生态系统。

  文物破坏是指这样的举措将摧毁圆明园的美学景观,使“宛若天成”的古典园林神韵变成“假山假水”的匠人败笔,使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消退。

  防渗目的  为了保证行船盈利

  民间环保组织“地球纵观”负责人、环境工程学博士李皓在接到张正春的告知后,很快也去了一趟圆明园。她在工地上碰到一个看样子是工头的人。李皓上前请教湖底铺膜的根据,那人夸耀道:“你‘五一’来看吧,景观全出来了。有水、有船、有荷花。不铺这个,都漏掉了,到时候怎么走船?”

  李皓告诉记者:“我当时就明白了,他们是为了保持行船水位。”她说,几年前北京市整治一些河道,在河底做了水泥防渗,目的就是为了行船。一些职能单位在游船业务中占有股份。

  防渗解释  专家作了可行论证

  据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圆明园的湖底是砂石质,加之目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容易渗水,一年的补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但就是这样,圆明园水面还是经常干涸,这两年干涸的最长时间竟长达7个月,此次全部水域防渗处理后,每年可减少渗漏损失150.79万立方米。保护遗址和湖底生态系统是圆明园防渗工程前确定的工程前提,圆明园管理处此前专门与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海淀水利局3家单位编定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并专门请专家作了论证。

  专家观点  这是“外耻内愚”的典型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博士告诉记者,一,圆明园的价值在于遗址的价值,大肆砍伐灌木、修葺山水重新造园,从方向上就错了。二,圆明园的价值在于生态的价值,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从空间格局上说,是从西山到北京市区的生态走廊。“现在的工程用非生态方法造园,简直荒唐!”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说得更加一针见血:这是一个“外耻内愚”的典型!八国联军毁掉了圆明园的人文生态;现在的整治工程将毁掉圆明园的自然生态,这是功能性的破坏。从中需要反思我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技术和管理体制……

  有关部门  我们不知道这事儿

  记者致电国家文物局,询问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圆明园遗址,其整治工程是否报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2003年、2004年前后,确实批过一个圆明园西部环境整治项目,但具体的情况他并不了解。他说:“防渗?我个人认为这对遗址本身是有好处的。生态?对整个北京的影响?我们就不清楚了……”

  记者又致电北京市环保局。负责海淀区环评的一位工作人员听到圆明园防渗工程,第一反应是:“你从哪儿知道的?我们不知道这事儿啊。”

  相关专题: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