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动物福利浮出水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6:16 瞭望东方周刊

  作为世界第一大养殖食用动物——猪,西方很多国家也为它规定了详细的福利待遇

  动物也有福利?这在一些西方国家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比如,作为世界第一大养殖食用动物——猪,西方很多国家也为它规定了详细的福利待遇:小猪从出生开始至少吃13天母乳的权利;拥有铺了稻草的猪窝的权利;拥有供其拱食的泥土
的权利。

  猪在运输途中,运输车必须保持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24小时。在猪被宰杀之前,还规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完全清洗;必须隔离屠宰,不被其他猪看到;杀猪要快,必须使用电击法;在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解剖等等。

  英国的新条例更加有意思。2004年,英国新的《猪福利法规》增加了给猪“玩具”的条文,以避免猪觉得生活枯燥,并规定对不遵守该法规的养殖户将处以2500英镑的罚款。

  现在,中国动物们的福利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关注视线。

  保障动物福利承诺迈开第一步

  目前来中国工作的皮特原先供职于英国一家报纸,来中国后总被好客的中国人请到家里去吃饭,他很苦恼,他爱吃鱼,但每次朋友告诉他这是活鱼宰杀的时候,他都不敢吃。

  他说,在英国,宰杀活鱼是犯法的,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他敬畏生命。

  不过,中国人的动物观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从2005年3月19日起,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老虎、狮子们已经吃不到活鸡、活兔,因为鸡兔们有了自己的“福利”。

  动物园为保持猛禽的野性而对它们进行活物喂养,这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了,现在,这项活动被承诺停止。3月中旬在昆明结束的“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专题会议”上,包括深圳、云南、上海、北京等地的25家野生动物园联名签署《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承诺书》,承诺不当众向猛兽投喂大型活体家畜以招徕游客,并进一步改善动物福利。

  经常带儿子去野生动物园的年轻妈妈张芸是一名教师,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给猛兽扔活物这个项目有很多人看,但一看到这个,她就把5岁儿子的眼睛蒙起来。张芸说:“场面有点血腥,小孩子看这个没有好处。强调动物福利可以培养小孩子的爱心。”

  而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冯祚建说:“中国野生动物部门引导行业在国内率先关注动物福利,在人与动物大的关系上是个超前行动。”

  2004年3月2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巴黎会议上,学者们提出,动物有五大福利: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动物福利和贸易壁垒有关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动物福利实际上还与贸易壁垒有关。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乌克兰农场主把一车猪准备运到法国换外汇,在颠簸了60多个小时到达法国后,却被法国拒之门外。理由是:农场主在长途运输中没有考虑到猪的福利,这批猪在途中没有按照法国的有关动物福利法得到充分休息,因此被拒绝入境。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提高动物福利,却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伤害。一些发达国家借动物福利法案阻止发展中国家畜产品出口,使许多农民、儿童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发达国家的动物享受空调,而贫穷国家那些归心似箭的老百姓却不得不乘坐闷罐车。这些可以称为“动物福利”的伪命题,可是,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动物具有福利。

  在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的温情背后,贸易壁垒已经显现,中国的肉制品、中药等相关产品的出口已经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早在1974年,欧盟便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要求在宰杀活猪、活羊和活牛之前,先用电棒将其击晕,让动物在无知觉的情况下走向“生命终点”。

  而在中国的许多屠宰场,屠宰流程却相当“残忍”,动物能听到同伴的惨叫,看到同伴流血以及被“凌迟”。据说动物临死前的惨叫,还能分泌毒素,不利于食肉者的健康。中国是个畜牧大国,而畜产品很少达到出口标准,原因之一就与这种残忍的屠宰方式有关。

  曾经广受批评的活熊取胆,让成百上千活生生的熊常年关在铁笼里,定期在他们身上挖取胆汁;海狗鞭做药,为制成保健药,割去活海狗的生殖器,任其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些方法虽然属于中国传统中医学,但听来让人毛骨悚然。有些国家以动物福利的名义将其封杀,并非全无道理。

  在中国,动物福利仍然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北京市2004年5月8日上网公布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征求意见稿,5月10日就撤下了征求意见稿。但是,在各界,关于出台动物福利法的呼吁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态度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给猛禽扔活物喂养的“承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文明的良好开始,但仅仅是开始。

  提倡动物福利与提倡人的福利不矛盾

  蔡海鹰,45岁,目前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他这个年纪,经历过中国商品短缺时代,提到动物福利,他用“很难想像”4个字来表达。

  小时候,蔡海鹰的父亲在广东省公安部门工作,他们住在公安局的机关大院里。困难时期,机关自己养猪,每三个月杀一回猪。杀猪的日子,机关大院里像过节,每家都能分到点肉,每家都拿着锅碗等着。但机关的“老朽们”显然不大会杀猪,每次都追着猪“嗷嗷”叫,直到追累了,猪才流着汗束手就擒。

  蔡海鹰说:“如果有了动物福利,人们追累了猪,只好罢手,对猪说,猪大哥,您今儿累了,歇着吧,明天再追您。大家什么时候吃得上肉啊!”

  华东师大已经退休的王智量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那个时候,我们哪管动物福利,人的福利在哪里都不知道。

  “提倡动物福利与提倡人的福利不矛盾,这早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教中就有所贯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则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佛学上认为,动物通灵性,必须得到关爱,这在中国传统小说《聊斋志异》、《三言二拍》中都得到表现,中国的寺庙门前都写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利乐有情”四个字,说的就是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要尊重,有善心。

  人饿得要命的时候顾不上什么“动物福利”,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原则和效率,生命成了工业生产的对象,这确实是对生命的藐视。

  “从某种意义上看,”王德峰教授说,“在低矮的鸡舍里高密度地饲养鸡,西方人于心不安也是有道理的,用圈养方法饲养鸡本身是对鸡生命的贬低和藐视。”

  不过从道德的角度,王德峰教授又反对把人的伦理标准贯彻到自然中去。他说,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人永远是自然界的中心。人不可能不杀生,我们不提倡人类用文明征服自然,但人从来不可能放弃对自然的干预。在对待动物问题上,人只要有足够的爱心,尊重动物,尊重生命就可以了。

  张毅是一个有爱心的“动物福利”贯彻者,他是上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自费出资200多万元,收养了近千条流浪的狗和猫。

  然而,记者从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了解到,福利院有很多被遗弃的孩子,等待有爱心的人们去领养。目前,上海市的寄养家庭虽然已达400多个,但还有孩子不断被遗弃,寄养还在进行中。

  王德峰教授说,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关爱动物,关爱生命的程度。但我们尝试着去做,关爱动物、关爱孩子、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动物福利、人的福利,动物和人的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泓报道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