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调查投资大陆企业 称其违反管制原则(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3:46 环球时报 | ||||||||
联电董事长曹兴诚 4月3日晚,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返回台湾,准备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今年2月15日下午,台湾新竹地检署指挥调查人员,兵分九路到包括联电副董事长宣明智住宅在内的9个地点进行搜查,查扣了大批资料和账册。调查人员认为,联电涉嫌违背台当局对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的“管制原则”。一时间,曹兴诚成了岛内最受关注的企业家。
“土硕士”成了科技界“龙头老大” 在台湾科技界,上至董事长,下到普通研发人员,几乎个个都拥有傲人的海外知名大学文凭。但台湾芯片龙头企业———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却是岛内科技界为数不多的没有喝过洋墨水的企业家。 曹兴诚1947年出生于台中清水乡,父亲是小学教师。少年时,他远离家乡到台北读书,由于家境不好,只能在学校附近租一间铁皮屋,和一群三轮车夫、出租车司机同住。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给他增添了许多待人接物的经验,也造就了他敢于拼搏的硬汉性格。曹兴诚不喜欢按照学校课程表上课,但对有兴趣的科目,常读到通透为止。他酷爱读书,对《史记》、《三国志》这样的历史书籍更是爱不释手。 中学毕业后,曹兴诚进入台湾大学电机系,后又考上了台湾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刚进入社会,他选择做公务员,由于表现出色,仅工作8个月便进入“工研院”电子所任职,从副研究员一直升到副所长。1980年,岛内第一家集成电路(IC)公司———联电成立。经过激烈竞争后,年仅33岁的“土硕士”曹兴诚受邀出任副总经理。1983年,他因业绩突出升任总经理,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了台湾电子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半导体业在台湾还是一个冷门产业,外界并不看好联电的前景,但曹兴诚信心十足。1995年,他敏锐地察觉到半导体代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果断出击芯片制造业。为了获得美国大公司的订单,他亲自一一写信给美国前十名的IC设计公司,同时派人积极洽谈合资经营。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美国大公司的老板,联电一口气与11家IC设计公司合作,并在1996年转型进入纯芯片代工领域。联电的大动作一下子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相关产品的价格大战,就连英特尔、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备感威胁。 在曹兴诚的带领下,如今联电已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台湾第二大半导体企业,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专业芯片代工厂。近几年,联电成功在日本、新加坡设厂,并辗转在大陆投资。曹兴诚本人被评为台湾“企业家最佩服的企业家”,联电也成为“未来最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 自称曹操后代,作风强悍 在台湾科技界,同业们以“聪明”、“硬气”和“强悍”来形容曹兴诚。之所以获得这种评价,是因为他的管理哲学讲究“精、悍、迅、捷”。出手快,并购、杀价、挖角、控告同业,这就是联电“快狠准”的经营手法。曹兴诚使用这些招数总能令竞争对手胆寒,颇有些草莽豪杰的味道。他自称曹操后代,开股东大会时,曾动用保安人员将闹场的小股东强行请出会场。媒体、研究人员一旦发表了不利于联电的言论,他就写律师函,和人家打官司。但他点子多,首创“员工入股分红制度”,所以手下人都乐于为他效力。 在不少台湾人的眼里,曹兴诚总是笼罩着神秘色彩,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介意外界对他本人的批评。他认为,“社会形象是很空洞的东西,不用花力气去装假”,“企业就是要战斗,要取胜,不是搞慈善事业”。 虽然作风强悍,但曹兴诚很讲信用。有一次和朋友下围棋,两人打赌谁要是输了就捐50万美元给慈善事业。没想到对方是个高手,输了的曹兴诚乖乖地捐了钱。 积极谋划在大陆的发展 曹兴诚常说:“小场面,不足以称其为成就;等我退休十年后,联电仍持续壮大,那才是我的成就。”他曾公开向竞争对手———台积电挑战,并发誓要取代其地位。为了壮大企业实力,近几年他大胆加速联电在大陆投资的步伐。早在1995年,联电就在上海成立了公司。曹兴诚本人曾数度访问大陆,但行事很低调。他提出“大陆与台湾互补论”,认为“两岸真诚合作,必能垄断目前全球中、低级科技产品的生产,最后在国际市场上将到处可见MADEINCHINA(中国制造)”。 然而,由于台当局对高科技产业到大陆投资有诸多限制,联电不得不采取“迂回方式”。2002年,联电帮助成立了一家名为“和舰科技”的芯片厂。该厂与无锡的一家半导体企业合作,在苏州工业园区合资建厂。就是因为这件事,今年2月,有人检举联电掏空人才、技术去“养”苏州和舰,影响股东权益,涉嫌背信。台湾检调部门以此为借口,展开大规模搜查,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令投资大陆的台商人人自危。性格一向刚烈的曹兴诚能否走出风暴,人们正拭目以待。 本报特约记者 文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