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记者调查:淮河上游超标排污 下游饮水面临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5:20 新华网
记者调查:淮河上游超标排污下游饮水面临威胁

河南项城莲花味精等企业厂区附近的排放口和驸马沟。(新华社记者偶正涛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调查:淮河上游超标排污下游饮水面临威胁

污染水体疑为病源。(新华社记者偶正涛 摄)


记者调查:淮河上游超标排污下游饮水面临威胁

因为水污染严重,居住在洪泽湖船上的江苏省泗洪县渔民严凤霞一家常年买矿泉水饮用。“守着淮河买水喝”在沿淮司空见惯。(新华社记者偶正涛 摄)


  记者日前在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淮南等城镇采访了解到,由于淮河干流自2月中旬进入枯水期以来水质持续变差,大大超出自来水取水标准,已影响到一些下游城镇水厂的取水和居民饮水安全。然而,记者溯源采访,却目睹上游仍在超标排污!

  据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和环保部门提供的材料,淮河流域自2004年10月以来,水体污染一直呈恶化趋势。加上冬、春季节降雨较少,淮河干流和沙颍河、涡河等主要支流污染程度维持在历史高位。春节过后,干流全线主要污染物氨氮仍与日俱升。与此同时,淮河干流安徽段以上已积存高浓度污水1亿吨以上,如利剑高悬,随时威胁中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

  中下游居民饮用水面临威胁

  淮河干流中下游城镇,如蚌埠、淮南等,一直以淮河水为饮用水源地。由于地理和地质原因,这些大中城市缺少后备水源。

  如果按自来水取水标准,即水源地水体不得超过3类,这些城市的水厂将面临停产,居民饮用水将没有着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淮河水污染加重,淮河干流中下地区一些城镇自来水供应质量,面临新的威胁。设在蚌埠的淮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技术人员现场从自来水龙头放水检测,10分钟后,记者看到个别水质指标严重超标。

  淮河流域开始大规模治理水体污染超过10年时间,2004年,沿淮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以空前的高压态势治理污染。摆在面前的事实却是水质越来越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水利、环保部门在淮河流域都设有完善的水质检测系统。从中、下游地区的水质检测报告中可以看出,今年最为严重的污染指标是氨氮。干流安徽、江苏段氨氮指标一般超出地表3类水标准的数倍。安徽省环保局总工程师张之源在新闻通气会上毫不隐讳地说,现在淮河流域水体中的氨氮有3个来源:首先是工业企业的排放;其次是生活污水,尤其是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最后农业使用化肥流失造成的污染。记者曾作过调查:冬、春季节没有较大降雨,形不成地表径流,农田化肥难以入河。

  不难看出,下游污染之源是上游一些污染源仍在超标排污!

   数万吨生活污水直入淮河

  3月31日下午5时,记者委托阜阳市一位机关干部前往阜阳污水处理厂察看出水口。这位细心的领导邀请了另一位同志前往。

  在现场,他用电话告诉记者:“出水口没有水,两边的水泥墙是干的。”

  应记者要求,他在出水口守候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见到水流。

  这个投资近两亿元、负责处理周边城区和几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污水厂如果停止工作,污水就会直入淮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厂建在了曾发生生活污水导致群体中毒5死二伤的“吃人沟”边。记者上年度这个时候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组织的暗访活动时,该企业现代化装置也是悄无声息,出水口干干如也。

  其实阜阳只是整个淮河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状况的一个缩影。

  在注入淮河的污水里,相当比重是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综合流域各主要地区数据,2004年城镇生活污染总量已超过工业污染。然而沿淮四省相当比重计划中的污染处理设施尚未动工。很多建好的污染处理设施,为节约运行费用仍任凭污水直流。一位长期在环保部门工作的领导分析:现在淮河流域生活污水实际处理率不到2%。

  记者年复一年在淮河流域采访,看到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和一个个新工厂拔地而起,高速公路迅速延伸,但污水处理厂和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速度却如老牛破车。

  最近一年,在国家环保总局和沿淮各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生活污染设施建设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大增,但纳入“十五”计划的生活污染设施实际发挥作用目前并不多。    

   

 [1] [2]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