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滩画报:陈逸飞彩色祭(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0:28 外滩画报

  陈逸飞之子谈父亲

  “别人总以为他一直会指导我,而事实上他只是给我建议,到此为止,如何选择由我决定。所以我可以不断地尝试——这是陈逸飞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外滩记者 李杨/文

  4月10日中午,记者获悉陈逸飞病逝的消息,马上登陆逸飞集团(www.yifei.com)的网站。首页当中还是电影《理发师》的相关链接,写着“演员阵容全新停机两年再起飞”等。这个网址,是去年陈逸飞的儿子陈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的.

  下午一点,记者拨通了陈凛的手机,想请他谈谈父亲陈逸飞的临终情况。

  “对不起,现在没有时间。不好意思。”电话随即挂了。

  上次采访陈凛是在2004年3月,延安西路他的办公室。他当时身份是“逸飞集团执行副总裁”。印象中他身上“海归派”的味道很重(在上海读到初中后去美国读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3年,2000年回上海)。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尽量回避评论父亲,说的大都是“逸飞公司”的事情。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几次谈到了陈逸飞,而且对父亲直呼其名。

  在商业上,陈凛认为父亲的最大优点是对“精品市场”的眼光和感觉:“陈逸飞开始做服装是在大约五年前。那时候,国外的服装品牌特别贵,国内服装又很土。所以,做‘价廉物美’的衣服就是他创办服装业务的理念。”

  “陈逸飞是热衷于不断创新、不断奋斗去达到目标的人,我佩服。”陈凛如此表达了对父亲的看法,“成长中,他始终给我一个自由的空间,别人总以为他一直会指导我,而事实上他只是给我建议,到此为止,如何选择由我决定。所以我可以不断地尝试——这是陈逸飞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故友说——上海再也找不到陈逸飞这种男人了

  10日下午5点,何肇娅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作为一个男人,不作为一个著名的人,不知道陈逸飞闭眼前,这一生满足了没有。

  “我觉得上海这块地方再也找不到像陈逸飞这种男人。他的职业是画家,但他更注重大视觉的艺术,我觉得上海有这样宏观眼光的艺术家不多。”

  几次“镜头交往”中,何肇娅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那是2002年,陈逸飞泰康路的工作室,陈逸飞父子一起出镜。盛夏下午2点,陈逸飞刚从法国飞回来直接赶到拍摄地。儿子因为打高尔夫球迟到,被父亲一直低声地数落,但细心的父亲还为儿子准备了几套衣服。

  在何肇娅收藏的一张照片上,陈逸飞穿了件套头汗衫正在扶眼镜架,身后很多凌乱的尚未完成的画。照片几乎是从地上拍上去,仰视,角度有一点变形,“这个画面很男人,不管怎么说,他就是一个会画画的男人,一个很聪明的男人,一个很男人的男人。”  外滩记者 刘莉芳/采访整理

  对艺术的不满足,这是最了不起的

  米丘/口述

  与陈逸飞相识近10年,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很突然。

  逸飞是一个努力、积极的人,一直在寻找新的艺术可能性,不停地在寻找突破,从平面到空间,再到音响和视觉,始终在探讨,在寻求,这是艺术精神最重要的东西。

  对艺术的不满足,这是最了不起的。

  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让老百姓对他的工作有了解,从服装、杂志,从平面、空间,从产品角度、视觉角度,他让老百姓对艺术空间的理解有了更大的扩展。在中国,像他这样产生广泛性和专业性影响的艺术家不多。

  一个艺术家的精神不仅在于对艺术的虔诚、真诚,还需要宽容态度。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与社会对话、接受检验、接受批评,这本身就是一种宽容精神。

  有些人认为他回国后做得太散、太杂,但我觉得目前还无法对这些下结论。对艺术的评价都是在正反两方面不断变化,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哪怕怀疑、否定都没有关系。 外滩记者曾进/采访整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