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才和环境是民企的发展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0:15 海峡都市报
人才和环境是民企的发展瓶颈

9日下午,“做强做大民企,加快建设海西”研讨会在本报采编会议室举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李进/马智晔/林银来/帅斌彬/王长春/饶锋伟

  福建的民营企业为何做得不够大?福建的民企应如何才能做大?对于福建的民企而言,究竟是先做强还是先做大?如何做强做大民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9日,本报策划的“做强做大民企,加快建设海西”系列之专题研讨会拉开帷幕。会上,永辉超市、金得利集团、三棵树涂料、飞毛腿电子、圣农集团等我省知名民企的企业家,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及本报领导,就围绕着上述话题,各抒己见,热力研讨。

  瓶颈之人才:比广州待遇高1倍仍留不住人才

  三棵树涂料董事长洪杰对民企难做强做大的原因深有体会。他说,企业做到1亿左右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但做到三亿五亿的时候,与外地就有很大差别了,特别是优秀的人才。三棵树每年都要到广州、北京、上海去招聘,在广州,前年报名的有8000人,去年有1万人,然而别人往往不愿意到福建来,有的人连福州都听说不多,更不知道莆田。而这并非只是企业的原因,有这么多人报名说明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是有的。

  因此,他说企业只有花更多的钱,做更多的工作引进人才。引进同样的人才,在广州可能只要花5万,但到莆田可能就要花15万。三棵树测算过,在莆田人力成本花1000万的话,在广州只要500万。这并不能怪人才,因为在大城市就意味着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有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因此这也造成了福建很多人才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

  “福建民企做强做大,最需要解决人才问题,而人才需要好的环境。”泉州市三兴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丁水波认为,泉州民企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企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好的人才最难求!

  目前许多中、高级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更愿意去上海、深圳等地发展,而说到泉州、说到晋江,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要出台真正实用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福建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严国圣总经理认为,人才匮乏也是制约民企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省人才外流严重,引进不足,形不成合理的人才储备梯次,中高级技术、生产管理、营销企划人员尤其稀缺。

  瓶颈之资金:

  民企获取贷款仍很难

  瓶颈之集聚:

  配套跟不上投资成本高

  金得利集团董事长林永霖谈到,改革开放初期到前20年,由于交通不便和地理环境原因,福建错过了一些引资的机会,而广州、深圳、浙江等都大量引进了资金,许多产业集聚在此时已经形成。这造成一个现状。近几年省市政府很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认识到只有民企的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的繁荣,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的现状是产业不集聚,人家的投资已经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一个固定圈,我们要想再把他们吸引进来是非常困难的。当一个大企业要进来时,都要先问你们福建有没有一个配套的行业,如果没有,那么这个企业的投资成本会非常高,所以在福建自然就形成了投资成本高,吸引不了大企业的现状。即使大的企业进来,后来的配套跟不上,总有一天还会走。

  以物流为例,三棵树涂料董事长洪杰说,在广州,有几千家物流公司,想要发货随时可以,但在福州你想发货却要等上5天、10天。福州到上海一车的运费要400元,而广州到上海要经过福州到上海段,却只需要300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广州到上海之后,他很容易有货发回广州,却不一定有货到福建。不知不觉一年中成本就有了很大的差距。

  泉州三兴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丁水波认为,福建民企不仅仅要做强做大,而且要快速做强做大,做成产业集群,并最终形成带动、辐射作用。“比如晋江,政府要重点扶持几个龙头企业,做成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产业的‘大盘’。”丁水波说,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做强做大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则需要借助“外力”,比如政府。通过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总结一套管理经验和模式,带动上下游企业或者同类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真正做强做大。

  瓶颈之环境:

  自己的孩子要会疼

  飞毛腿集团副总经理李会秋认为,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现在深圳的发展,包括昆山的发展,实际上很大一个层面上都在于政府,而不在企业。每个企业都很想做大做强,但很多事情企业没有办法做到,因为只有靠政府的支持。在我省,政府对我们每个企业都有扶持,但扶持是政策层面上的,并不够到位。

  他说,但深圳(飞毛腿在深圳有一家企业)到位了,所以企业的成本就是比我们低,他们主要靠政府给的环境。比如在税收上,现在跟飞毛腿做同样产品的深圳一家公司,它地税只用交100万,而我们在福建交了1000万后,我们的政府还会说再多交一点。一样的规模,人家可以十几个亿只用交一百万,而我们做到一个亿时就要交五六千万。外商是合理合法地纳税,他15%的税,应该不低了,而我们民营企业则达到33%,政府能不能给予民营企业支持,将33%的表面数据降到15%以下呢?这在深圳能做到,福建也应该做到。

  拓福建材董事长林云说,福建企业做不大,不单是企业的问题,福建存在“自己的孩子不会疼,比较疼女婿”的现象,一直在注意引进外来资金,却极少考虑本土企业的感觉。拓福到江西去发展,得到的支持就比较多。在内资与外资的问题上,目前政府官员存在外资政绩考核制度,但是政府不应该忽视对内资的引进。是不是也可以设立内资政绩考核制度,让民企发展之路也能走得比较顺畅,把政策对民企的配套机制细化,不要让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政策上的差距那么大。王帆宇/文 陈贺/图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