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松花江全流域踏访专题 > 正文

记者遭到暴风雪袭击 几次遇到威胁生命的险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08:15 生活报
记者遭到暴风雪袭击几次遇到威胁生命的险情

伊勒呼里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遭到暴风雪袭击几次遇到威胁生命的险情

贮木场的木材


  本报讯 14日,记者二团一行在111国道遭到暴风雪袭击,几次遇到威胁生命的险情,采访计划行程也因此受阻。

  当日12时,记者二团一行驾车离开加格达奇市,选择了111国道,经内蒙古莫旗,经讷河绕行至嫩江的路线。由于前晚各地普降大雪,出城道路异常难行。

  13时许,离大杨树镇还有几公里的路段时,路面开始出现积雪,往来不多的车辆均将车速降至每小时20公里。 在大杨树镇与莫旗的路口处,数辆大型货车停在路边。一辆越野车司机向记者团摆手,前方上坡路段因车辆相撞而堵塞,无法通过。无奈之下,记者团只得绕行大杨树镇。

  大杨树镇通往111国道的土路积满了冰雪,一条公路已经被积雪封死,另一条近路在田里,而且还是上坡。虽然司机姚师傅给车辆挂上前驱,但车轮依然在雪窝里空转,三名记者只好推车上坡。

  在一个叉路上,一个行人告诉记者,前面的路已经被雪封住,车辆只能从田中穿行。从混乱的车辙看,这片农田积雪足有两尺多深,记者所乘车辆在通过时,三次险些陷在雪窝中。

  自驶上111国道,记者一行就开始领略更大风雪的考验。两边农田里的积雪和新雪,被狂风刮卷而起,在主干公路上形成了近一米深的雪堆。由于雪非常大,大家只能看清前方10米的情况。在上坡和转弯处,随处可以见到因担心路况而停行的车辆,他们都在焦急地打听着前方的情况。

  在国道150公里处,记者一行遭遇了第一个山口疾风,一阵“大烟炮”狂风突然间把天空吹白,采访车在一个下坡处被风雪包裹,失去了方向。姚师傅果断停车,并将前后车灯打开,以避免突然有车辆跟上。风雪渐小了,姚师傅长出一口气说,假若没有及时停车,假若停车时前方或后方车辆依旧前行,我们都会被顶进路旁的深沟中。

  就在他话音落地不久,在坡底处道路左侧沟中,记者一行目睹一辆大货车翻在里面,已被鹅毛大雪盖了个严实。记者一行4人连忙顶风下车准备救人,但却发现驾驶室内已空无一人。这时,漫长的公路上已经空无一车,远处时时都可以看到打着旋的风雪。

  又是一阵狂风,雪团像泥团一样又开始“嘭嘭”地敲打车窗。我们的心空落落的,提醒姚师傅是否可以躲一下,而他告诉大家,这里就是一个大风口,车有被风雪卷翻的危险。其实大家都明白,停在哪里都会面临生命抉择,走有危险,而停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风雪中,更是危险。

  当采访车艰难地驶进甘河农场时,记者们发现这里已成了各种车辆的避风港,镇边路口停满了十余辆大货车,司机都在打听前方的路况。

  17时许,在距莫旗90公里处,采访车终于驶出了风雪区。在随后的路程上,每遇一个山口,都会遇到白色的“大烟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8时55分,在时断时续地与后方大本营联络后,记者二团的四部收机全部没了信号,紧张的空气再一次弥漫在车内:在这个时候与后方失去联络意味着一旦我们再遇险境,只能自救。整整3个小时,我们的越野车一点点地“龟行”,身旁是雪堆、冰坡、翻车,最惊险的是在风雪中遭遇错车,稍有不慎就要车毁人亡。这段路整整走了3个小时,22时,记者二团终于与大本营取得了联系。截至午夜发稿时,记者二团仍被困在冰雪途中。 (本报记者 张同 谭立顺) 本报记者 荆天旭 摄

  相关专题:松花江全流域踏访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