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700多人靠园吃园谁之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11:30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郭之纯 虽然一切似乎都已经太晚,但在一片激烈的争议声中,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还是于4月13日如期举行了。“生态工程还是‘生财’工程?”———新华网一则报道的标题,可谓一语道破了人们心中的疑问以及听证的焦点所在。
对于此问,园方的辩解饶有兴味———虽然园方百般辩解这次工程是出于生态考虑,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其实内里也有强烈的“生财”意愿:“圆明园有1700多名职工,如不加强管理,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朱红的这句强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对其“生财”意愿的默认。“生态”与否,要留与专家继续研究争论;先耗资如此巨大然后再图谋“生财”,到底值不值得,个中有无猫儿腻,要留待相关部门去调查。笔者感兴趣的是,管理一个圆明园,怎么需要这么多工作人员?设这么多岗位,到底是为了“加强管理”还是只为了解决一部分人的“饭碗”问题?从圆明园有1700多名职工而且“如不加强管理(潜含义是如不搞工程挖掘挣钱潜力),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的现象看,圆明园走到今天,除了这样那样的人为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承担了“解决就业压力”这一不当的任务。这就难怪,圆明园现在每年门票收入达2100万元左右,园方却仍不满足。试想,如果有1700多人要“靠园吃园”,圆明园怎么能不饱受折腾? 这一现象,折射出有关方面对圆明园功能认识的模糊和混乱,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目标的迷失和错位。 圆明园是国耻园,是历史的、文化的、精神的圆明园,但绝不是“经济”的圆明园。因为,圆明园是对一段历史最生动、真切的记录和诠释,保持圆明园的残破,也便是保住了历史的真相,这才是对圆明园最大的保护。让人们通过参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可以真实地触摸那段历史,感受历史伤痛,生发很“具体”的历史感,滋养爱国情怀,这才是圆明园功能最大的发挥。因而,对这样的所在,整葺并不是最重要的,只需“消极”地维持住原貌。在这个意义上,圆明园甚至是不应该收取门票的,遑论开发出一些“好玩儿”的项目高价供人消遣———如此做法,是对民族历史的漠视和侮慢。 因而,圆明园“被迫生财”(且抛开其他可能,只1700多人张口待食,确有“被迫”的可能),不仅是圆明园的尴尬,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尴尬;不仅是圆明园当前“管家”的错误,更是主管部门的工作失误。我至今无从知道的是,难道对圆明园要管成什么样子,管到什么程度,从来就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划吗?难道圆明园内部无论怎样折腾,相关文物管理等部门就从来都不干涉吗? 圆明园的问题,又折射出当前文化遗产、公共景点等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个共性的理念问题:文化遗产等景点,首先是文化的还是商业的?如果要借助商业力量的保护,则应该容忍怎样程度的商业开发?在各地景点一片涨价声已经引发公众怨声沸腾的今天,这委实是一个不能再拖延的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