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外长:先与校友们合张影(图片来源:人民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4月15日清晨7点,外交部大门前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约160位各界人士参加外交部2005年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图片来源:人民网)
本报讯(记者 张瑾)昨天上午,外交部再次迎来160位公众的参观访问。昨天的开放日是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机制化后的首次,从今年开始,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活动每年举行两次。
在昨天的开放日活动中,外交部亚非司司长翟隽向参观者和记者介绍了今年1月解救在伊被挟持8名中国公民的情况。
与阿语电视台3次连线
“当时的时间是今年1月18日晚上7时45分。”翟隽说,“事
情发生后,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馆迅速行动,一方面通过与伊临时政府及当地有影响力的宗教人士等各方面接触,另一方面联系到在中东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半岛电视台和阿拉伯电视台,分别和他们进行连线,呼吁挟持者尽快释放被挟持人员。”在北京时间1月19日零时、上午5时、下午1时,翟隽先后3次接受这两家电视台的连线采访,指出被挟持者是普通中国公民,并未为任何外国公司工作。
“伊拉克和北京的时差是5个小时,我们的连线特别选择在了当地电视台播出整点新闻的时间。”翟隽说,事后证实,这些连线采访当时全部被挟持者们看到、听到了。
伊拉克人提供人质信息
1月20日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紧急召开会议,决定由亚非司司长翟隽率领特别工作小组赴伊指挥解救人质。
“工作组到达巴格达后,一名伊拉克人给我们提供信息,称知道8名人质所处的位置。”翟隽说,这名伊拉克人提供的位置是距离巴格达100多公里的逊尼三角地带,那里是伊拉克反美武装最活跃的地区。为争取与挟持者正面接触,工作组决定前往该地区。“我们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在使馆武警战士的保护下前往。”
在逊尼三角地带的一处清真寺里,工作组见到了提供信息的人,他为工作组引见了几位当地的宗教人士。“约1小时后,3名自称参与挟持人质的武装分子出现在我们面前。谈了一会儿后,3名武装分子的态度开始有所缓和,同意释放8名中国公民。很快,8名同胞被从另外一个地方带来交给了我们。至此,他们安全了。”
“作为外交人员,关键时候站出来,敢于豁出去,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翟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