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令人担忧 需借鉴雅典深刻教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1:05 新华网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令人担忧需借鉴雅典深刻教训

“鸟巢”结构设计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汪涌、李志勇、张舵  

  新华网北京频道  奥运会,对任何一个举办国和举办城市而言,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有人在这儿收获鲜花和掌声,也有人在这儿收获巨额债务。

  2005年是北京奥运会进入到全面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除了已开工建设的国
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外,其余的新建场馆也都将全面投入建设之中。预计,2007年底,用于北京奥运会的所有新建场馆都将竣工,并投入到试运营中。

  投资额上百亿元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在承担完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任务后,将成为举办城市的一个巨大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这一话题,举世瞩目。

  思路决定出路,建设之前能否对这一系列奥运会场馆物色出建成后的“生存之道”,采纳科学合理的商务运作模式并加以有效实施,将决定北京奥运场馆2008年后的成与败。

  蒙特利尔和雅典都有深刻教训可供借鉴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资深体育经济研究者魏纪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奥运经济分为筹办期、举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后奥运会期,是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至3年间,这一时期,总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面临如何后续利用,与奥运有关的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如何运营等难题。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间经济效益将出现明显萎缩,会出现奥运会带来的“低谷效应”。魏纪中提示说,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解决好投资巨大的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否则耗资巨大的体育场馆仅养护费用就会成为举办城市的沉重负担。

  在已举办过的历届奥运会中,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

  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当时日本政府花费了190亿美元建造高速火车和滑雪跑道等设施。奥运会后,长野经历“后奥林匹克衰退”,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了长野经济的大衰退。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11家企业宣布破产,下降速度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

  耗巨资建设奥运场馆而经营不善,导致负债累累的加拿大蒙特利尔,是奥运会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案例”。他们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因为管理不善、腐败严重而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包括主体育场在内的不少体育场馆经费预算多次追加,工期一拖再拖,最后实际开支突破最初预算的20倍。曾以“简朴”为主旨的一届奥运会成为吞食巨额资金的无底洞。至今蒙特利尔人还在为当时的巨额亏损还债。他们的这一“榜样”作用,一度长期让申奥成为“烫手的山芋”。

  2004年雅典奥运会,人文色彩浓郁,其“奥林匹克回家”主旨受到广泛赞扬。但这届奥运会却是现代奥运108年历史上最“昂贵”的一届,主办国希腊为此耗去了约100亿欧元,造成国库空虚,政府财政预算赤字达到6·1%,居欧盟各国之首。

  雅典奥运会已曲终人散,然而投入30多亿欧元建设的30多个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7个多月以来,一直处于“无用”状态。每年1亿多欧元的高昂养护成本成为现在雅典人的一大“心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东方文化源头的中国首都北京举办的这一盛大国际赛事,会在吸纳和借鉴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教训后,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原则是节俭与赛后利用相结合

  对于雅典和蒙特利尔等几届奥运会所带来的沉重教训,北京奥运会从筹办之初就有清醒的认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节俭办奥运是北京市举办2008奥运会一贯坚持的原则。从奥运场馆设施的选址、规划和设计等方面,既要符合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使奥运场馆能够长期为人民的健身、文化和休闲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采用临时设施,节省建设投入。这一出发点的动机,即是在办出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北京奥运会需要36个比赛场馆和60多个训练场馆。36个比赛场馆有31个在北京,5个在京外的5个协办城市。其中14个是新建场馆,14个是改扩建场馆,还有8个为临时建设场馆。目前,国家体育场、青岛奥帆基地等8个新建场馆已经开工建设。其他所有新建场馆和部分改扩建场馆将在今年陆续开工。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分析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奥运场馆和设施,是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物质基础,是筹办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坚持开放办奥运的方针,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场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在建设思路上,结合奥运会运行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确定了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考虑赛后利用和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的原理,建设一批符合环保要求,具有艺术美感和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当代一流设计和建设水平的体育建设、体育建筑精品。

  这些体育场馆除了满足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需要外,还将成为丰富广大市民文化体育生活和持久影响力的奥林匹克遗产。经过优化设计后的奥运场馆在建设中制定了场馆内设施、器材的各项标准,选择和使用大量的新型环保优质建筑材料等,确保各个场馆具备完善的运行功能和一流的建筑质量,既满足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又便于赛后的综合使用、管理和运行。

 [1] [2] [下一页]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