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央视记者走访万隆会议历史见证人(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8:02 中央电视台

  解说: 50年来,“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不久前刚刚解密的中国外交档案揭示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也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展现到了人们的面前——1955年3月,周恩来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包乘“克什米尔公主号” 飞机取道香港前往印尼。台湾特务感到这是一次谋杀周总理的绝好机会,于是策划了飞机爆炸。

  姚力(时任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秘书):“‘克什米尔公主号’过去总理就坐过,也是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专机,是比较好的飞机。”

  记者提问:“那就是说,总理本来确实是要坐这架飞机的?”

  姚力:“对。现在就是蒋介石为什么要下怎么大的狠心呢?亚非会议没有邀请台湾参加,却邀请了新中国,而29个与会国当时很多都是和台湾建交的。所以他曾经对手下人这样说:‘我们的外交是到了危机的时刻’。”

  解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发生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但同时也使周恩来总理的万隆之行陡然加大了危险程度,但中国政府在人为空难之后并没有被恐怖威胁所吓倒,而是很快向大会表示:中国政府一定会按时出席会议。

  记者提问:“那么总理当时是怎么躲过这一劫的?”

  姚力:“缅甸的总理吴努想在万隆会议前先召开一个6国的小会,要总理去,总理就去仰光了,没有坐这架飞机。”

  解说:正是因为总理的行程发生了变化,因此尽管为了实施暗杀,国民党特务经过苦心安排,找到了当时在启德机场做清洁工的、一个化名为周驹的人,悬赏60万港币,让他趁11日中午“克什米尔公主号”机组人员下飞机用午餐的机会偷偷地将四枚美国制造的定时炸弹安放在了飞机上,但是最终他们的阴谋还是没有得逞。

  解说:总理在万隆的安危直接决定着“亚非会议”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这一点使万隆爱国华侨的心也被揪得紧紧的。出于安全的考虑,代表团当时决定不在宾馆下榻,而是希望借房子住到华侨的家里,于是,根据政府的授意,印尼华侨组成了“印度尼西亚华侨支持祖国亲人委员会”,专门组织、安排总理和中国代表团的起居、外围保卫等项事宜。

  邱章龙:(时任印尼支持祖国亲人委员会联络部部长)“就是这个地方,但老房子已经改成学校了,那边的树还是原来的。”

  解说:到了万隆我们才得知,当年曾经腾出自己的别墅给周总理居住的爱国华侨郭贵盛老人已经去世,而当年为了欢迎周恩来总理,郭贵盛一家特别将被褥床单全部更新,夫妇俩则临时住到了酒店。同时为了开展多边外交,总理的住处经常需要接待各国贵宾,因此客厅的沙发座椅、家具家什都需要补充。当万隆家具店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大家都争着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而为了解决交通的车辆问题,万隆至少有160位华侨向“亲委会”申请愿意提供车辆,很多人还表示自已驾驶,这样就可以确保总理的安全。

  解说:万隆会议到今年已经过去了50年,当年在万隆中华总会的组织下亲身参加了为中国代表团承担后勤和保卫工作的很多人都已经作古,但是在香港我们还是有幸找到了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当我们上门进行采访的时候,我发现提起当年为总理服务,两位老人还是那样的激动。

  记者提问:“您当时是给总理做饭的吗?”“当时给总理做了什么好吃的?”

  欧阳汶(许东亮夫人):“印尼烤肉(用印尼语)”

  解说:因为受到当年反华势力的迫害,过去的几十年,爱国华侨许东亮带着家人曾多次迁徙,当我们感叹为什么当年他们很许多机会和总理见面,许家却只留下了这样两张照片?许东亮的女儿告诉我们,这还是她母亲多少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把这两张照片珍藏在自己贴身的衣服口袋里,照片才得以保存至今。

  解说:在印尼,当年给总理和中国代表团做饭的人也大多不在人世,而当记者经过努力打听到一位当年曾经给周总理做过饭的老人至今还活着,可是还没等我们上门,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得知中国记者要采访她以后,已经让家人带着先找到了我们。

  解说:在香港,万隆中华总会当年好几位会长的子女如今也都已是老人,大家听说中央电视台正在制作“万隆会议”的纪念报道,约好了集中在一起,盼望着向我们讲述他们的父辈曾经为万隆会议做过的贡献。

  房庆宜(万隆华侨总会副会长房延龄之子):“克十米尔公主号出事以后,万隆华侨很紧张,吃饭就是一个问题——还有牛奶是指定一个客家的华侨,由他挑选最好的奶牛,到总理喝前也要先尝一尝,否则总理要是出了事,今天的中国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记者:“‘万隆会议’期间你们看到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在做什么吗?”

  张娟妮:(华侨张容珍之女):“我妈妈那些日子做的最多的就是给总理住的房间缝窗帘,好多好多,那时总理房里的家具都是借来的,我们家借也出去了一个衣柜,好高兴,到现在还都保存着。那时每天我们都问妈妈今天给总理做的是什么饭?你知道韭菜吧?妈妈说总理最喜欢用韭菜白色的根儿,一点点切碎,炒鸡蛋来吃。”

  解说:陈柏文,1955年万隆华侨中学的一个普通学生,他在谈起当年为总理服务,今天还认为自己是做了此生最伟大的一件事情。

  陈柏文:“那时总理原本是要来我们华侨中学接见万隆的华侨代表的,我们就日日夜夜守在学校,结果后来总理没来我们学校,换了广华中学(处于安全考虑)去接见华侨,那我也不后悔,也觉得自己是干了一件最伟大的事情。”

  解说:因为有了爱国华侨的支持,“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和中国代表团的生活和安全才有了可靠的保障。当时对总理的出行除了印尼政府承担的官方保卫以外,万隆还有数不清多少华侨义务地为总理进行外围值勤。其中在印尼首都雅加达,记者找到了当年华侨总会的秘书长汪大均,这位老先生当年为了给总理探路,曾经开着私家车,用自己的身体为总理的车队在前方“扫雷”。

  记者:“您当时紧张吗?”

  杨秀莲(时任印尼雅加达华侨妇女会主席):“当时我不知道,那时我们家有四个孩子,他也不想想万一他出了事,我们可怎么办?!”

  解说:万隆会议期间总理和中国代表团从驻地到会场有一段路程需要步行,“人墙”是我们从汪大均先生嘴里听到的一个词儿,当年作为一种保护手段,万隆爱国华侨就是自己的生命为屏障来保护周总理的。

  汪大均(时任万隆中华总会秘书长):“总理出来,我们就把他包围起来。当时我是记者,手里只有照相机,就把它当作武器,万一遇到坏人就用这个打!”

  解说:印尼和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即使是50年后也没有改变。当年在万隆,许许多多华侨就是为了看一眼总理而日日夜夜等候在总理的住处和往返开会的道路两旁。

  范淑岚(中国时任雅加达总领事馆赵仲时的夫人):“路上前三层,后三层呀!就是要看总理。”

  张婉媚:(华侨张容珍之次女):“当时我们都是学生,大家每天都比着谁看到总理的次数多。我数阿数,一共见了总理20多次”

  解说:也是在印尼,曾经带着记者去寻访总理住处的邱章龙老人向我们忆起了他当年曾经亲眼看到的感人一幕,这让我们明白了华侨为什么对总理那样的爱戴。

  解说:回首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国走过了多少不平坦的道路。“万隆会议”使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显示了这个亚洲大国的气度与风范;周恩来总理为推动会议成功做出的贡献至今依然发挥着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作为亚非各国人民团结反帝事业的一个伟大壮举已经载入了史册;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也形成了战后,全球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

[上一页] [1] [2] [3]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