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费孝通逝世专题 > 正文

温州商人眼中的费孝通:助推温州功不可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5:43 青年时报

  费孝通的逝世,引起了温州社科界和企业界的震动。在温州人眼里,费孝通对温州改革发展所给予的舆论支持功不可没,贡献巨大。这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在温州发展的关键时刻三顾温州,以极大的理论勇气,为温州的发展振臂呐喊。

  □时报记者 朱俊骏 温州报道

  时报讯 昨日上午,在得知费老逝世的消息后,林前的心情异常沉重。

  1986年初,当费孝通首次到温州永嘉县桥头镇考察那里的纽扣市场时,林前还只是一个刚刚20出头的小伙子,如今,41岁的他在当地已经拥有自己的企业和销售网络,他的纽扣开始销往世界各地。

  初访温州:为小商品市场鼓与呼

  上世纪80年代初,桥头人开始利用当地国有服装企业的资源,贩卖起纽扣、拉链等小商品来,由于温州至桥头的公路连接杭州、金华等地的要道,嗅觉灵敏的桥头人选择了这条公路作为他们的“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纽扣专业市场逐渐形成。

  1986年初,当费孝通来到桥头镇的时候,纽扣专业市场已经闻名遐迩。

  据相关资料显示,1986年,该专业市场纽扣摊位7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而围绕这个市场的推销员则有8000人之多。当时的林前就是这8000多名推销员中的一位。他走南闯北,每到一个店面,就推销桥头的纽扣、拉链等小商品。

  费孝通来桥头考察时,林前刚好出差在外,等他返回看到许多关于费老在桥头的照片和录像时,对自己没有亲见费老的身影深感遗憾。

  不久,林前就听说费老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小商品大市场》。费老在这篇调查中认为,“温州模式”的重要意义倒不在于发展了家庭工业,而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小商品大市场,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无孔不入的流通网络。

  林前告诉记者,当时的纽扣市场里到处是这篇文章的复印件。年轻的林前对这么高深的文章并不理解,但他知道,费老这么有身份的人支持这种专业市场的发展,将来桥头的前景肯定不错。

  从这一年开始,林前的干劲更大了。

  费老离开温州后不久,桥头纽扣市场便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据统计,1994年,桥头纽扣市场摊位发展到4000多个,拥有各类纽扣2800多种,占国内销售总量的80%。

  再访温州:感受草根经济生命力

  此后,温州的改革发展和探索,一直萦绕在费老的心头。重访温州成为他的心愿。1994年11月末,费孝通第二次来温州,这次他考察了柳市等地。这次访问中他所看到温州的发展不光是数量上的增加和扩大,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是新的飞跃。

  斯时,桥头镇走南闯北的推销大军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大中城市建立起了较稳固的“二级市场”,他们逐渐由“行商”演变为“坐商”。

  企业集团化的出现和全国性市场网络的建立,使得桥头纽扣市场从内向外形成了三大营销网络:以桥头纽扣专业市场的商贸城为中心的“第一市场”;以12000多名供销业务员在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承包的7000多个柜台批零经销的“第二市场”;一批企业家将销售触角延伸到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三市场”。

  为了反映温州这8年的发展业绩,费孝通又以《家底实创新业》为题写了再访温州的调查文章,连续发表于《瞭望》周刊。

  文章说:“温州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并不都是舶来的、搬来的,也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它开始时可能有点四不像,但毕竟是草根经济,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既吸取传统的营养,又逢社会变革为它提供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一旦生长起来,就会有芳草遍天涯的情景。”

  三访温州:体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时过四年的1998年10月中旬,一直关注着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费孝通,第三次来到温州。虽然已年届88高龄,但他兴致仍不减当年,先后考察了一批专业市场、企业、港口和农村建设情况,写下了《筑码头闯天下》一文,希望温州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他在文章中说,“我体会到的温州精神就是不甘心落后,敢为天下先,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并且不断创新。”

  有调查表明,如今桥头的纽扣、拉链、钟表等产品有30%以上的交易在网上达成,并且增势喜人。

  而林前就是这种转变最直接的受益者。

  现在,桥头的纽扣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走向联合,由个体工厂发展为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企业规模扩张使其逐步摆脱对专业市场的依赖,构筑直通式的销售网络,发展固定客户,形成了产品从仓库直接到客户的格局。

  相关专题:费孝通逝世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