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专题 > 正文

连战题词:和平奋斗救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9:42 南方都市报

  本报综合消息 昨天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了南京中山陵。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割以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拜谒被国民党尊为“国父”的中山先生陵寝。其后在参观“总统府”时连战题词:“和平奋斗救中国”。

  中共中央台办常务副主任李炳才、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等陪同前往。在墓道台阶上,共有5000多市民和记者伴随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上午8时50分左右,连战一行提前到达中山陵博爱坊,早早等候在这里的市民、游客热烈鼓掌,连战和夫人方瑀等微笑着向两侧的欢迎人群不断挥手。“一座中山陵,半部国民史”,中山陵是中国国民党的圣地,谒陵也成为国民党高官“朝圣”的仪式。

  非黑即白,所有参访团成员皆是一身素衣,庄重肃穆,连战夫人也由头一天粉红色套裙换成了一身藏蓝色的套装。连战一行9时20分左右到达陵堂门口。南京昨日地面温度30摄氏度,69岁的连战在烈日下走了半个小时,登上了392级台阶。

  随后,连战走进陵堂举行祭陵仪式,献上黄色菊花扎成的花环,并由司仪念《祭总理文》。9时30分,连战率全体访问团成员行三鞠躬礼,默哀一分钟,进入墓室拜谒。两分钟后,连战走出墓室,在门口早已准备好的签字台前挥毫题词:“中山美陵”。9时33分左右,连战一行走出陵堂,在门口停顿,时而和身边的人说几句话,显得有些伤感。他摘下眼镜,擦了擦脸。10时15分左右,连战一行回到博爱坊,并在此发表演讲。

  参访团随团秘书处王小姐介绍,不少台湾民众都打电话给访问团成员,委托他们代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她透露,柯进雄、张硕文两位没有被抽中进入访问团的台湾“立法委员”,特地自费来到南京,参加了昨天的谒陵仪式。

  随后,参访团前往明孝陵、民国时期总统府、天妃宫参观。今日连战启程前往北京。

  近期国民党高层拜谒中山陵一览

  ●2000年11月25日

  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率团到中山陵拜谒。时任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执行长的张荣恭、中常委侯彩凤以及孙中山信徒许信良等人向中山陵致敬、献花。 

  ●2003年9月17日

  率团到南京参加海峡两岸CEO首次对话的国民党中常委蒋孝严拜谒了中山陵。 

  ●2005年3月30日

  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中山陵表示“要以国父中山先生为师,共创两岸双赢”。这是1949年后到中山陵的首个以中国国民党名义组成的参访团。

  - 特写

  讲话连称“亲爱的” 俨然一个老朋友

  昨日上午,穿过上刻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的牌坊,连战一行踏上中山陵墓道,来到陵墓的正门。这道正门是为迎接连战,昨天早上特意打开的。往常普通游客只能从两边侧门上下。门楣上方是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连战停步,仰视,沉默。穿过陵门、碑亭,就是祭堂,祭拜仪式点。

  走至孙中山石刻坐像前,连战不再说话,表情严肃,旁若无人。访问团全体成员也随之入内,肃然而立。上午9时23分,司仪宣布祭祀典礼开始。

  祭祀完毕后,连战来到博爱坊前,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之前,在台湾政坛风云人物陈文茜主持的电视节目中,几个与连战熟悉的人表示,连战在面对国际上很重要的政界人物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冷静,总是会有良好表现。而演讲则是他一贯的弱项,很难判定他的表现。可是这一次,连战语气舒缓,沙哑的声音里感情充沛,短短的5分钟讲话,赢得了周围市民的11次掌声。

  讲话中,连战几次在称呼对象前加上了“亲爱的”:亲爱的好朋友,亲爱的南京市民同胞,俨然一个老朋友。

  连战中山陵博爱坊演讲

  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王书记、李副主任、各位亲爱的好朋友,我们南京市所有亲爱的市民同胞,大家午安!大家好!

  来到中山陵无比振奋

  今天和内人以及国民党三位副主席率同我们所有大陆“和平之旅”访问团全体团员来到中山陵,受到我们市民同胞热烈的欢迎,实在是令我们非常非常地感动。我在向他们打招呼,他们看不见,但是实在是非常非常地热烈,非常地热忱,在这里我要首先谢谢书记,以及中山美陵管理单位各位领导和干部,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安排。

  各位市民同胞,各位媒体的朋友,今年是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的一个年份,也是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个纪念,在这样子的一个时刻,本人代表中国国民党率同所有的团员来到我们创党总理中山先生陵寝之前,来献上最高的敬意,我们是以庄严、虔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尤其看到这么多民众自发、自动地来到这里,更加激动,心里面真是感到无比的振奋。

  遗憾中山先生未见南北统一

  各位也都知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那就是中华民国。但是,不止如此,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牺牲奉献,死而后已,这是他整个的生命奋斗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奋斗史。当然,很遗憾的就是他没有办法亲眼看到民国17年,他离开之后所发生的很多的事情。包括南北的一个统一,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出要为这个民族雪耻图强。当然不幸,他没有看到这些。但是今天,我们来到此地,我们尤其回想到中山先生那种壮阔的思想,那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奉献的精神,所谓博爱,所谓天下为公,都在这个碑、牌、门楼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我想,面对今天两岸的局势,尤其这种可以说是称为严峻的一个僵局,我们免不掉会回忆到中山先生弥留的时候,一再昭示国人不要忘记和平、奋斗救中国。和平、奋斗,中华民族有前途、有出息,对不对?所以在这个时刻,我们回想到这种叮嘱、叮咛,我们非常期盼大家无论是在哪里,都能够本着一个和平的、奋斗的心情,来让我们抓住这个时代,让台湾能够持续不断地经济的发展、均富社会的建立,让大陆快速地成长,完成小康社会,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认知,全力以赴的总的目标。

  我非常感谢的就是,中山先生是我们今天两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国族的前辈,在大陆,他也被尊称为革命的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来努力,奋发图强,让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时候真正地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

  感谢大陆维护环境尽善尽美

  所以,此时此刻,我也要特别地感谢相关的各单位以及大陆的政府,常年以来为了维护整理环境,可以说是已经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了,我们非常的谢谢大家。我们是不是也给管理单位鼓一个掌表示感谢的意思。

  我们今天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这种心情是让我们永难忘记的,我再一次感谢成千上万的市民同胞,能够一起到这里来,这样子的一个阳光普照、这样子的一个好天气,让我们大家互相勉励,也互相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注: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 昨日行踪

  第一站 中山陵(8:50-10:10)

  参访团集体拜谒中山陵

  司仪宣布祭祀典礼开始。连战向孙中山坐像敬献黄色花环,花环两侧花篮的丝带上写着“总理 孙中山先生 灵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暨全体同志 敬献”字样。献花毕,访问团成员向孙中山坐像行三鞠躬礼。

  从祭堂出来后,连战题词“中山美陵”,以志纪念。

  第二站 明孝陵(10:20-10:30)

  10分钟旋风参观明孝陵

  晋谒中山陵之后,连战及其大陆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明孝陵。整个过程虽然只有10分钟,但连战似乎对陵内石象路上相向排列、姿态各异的12对石兽非常有兴趣,每走过狮、骆驼、象和马等6种石象,他都要回过头来看看。走出大门后,他也再一次深情回头。

  第三站 总统府(15:00)

  题词“和平奋斗救中国”

  连战一行来到位于南京长江路的民国时期总统府、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连战一行先后参观了府内的煦园(民国时期总统府西花园)、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国民政府办公楼、行政院办公楼等。

  在民国时期总统接见外宾摄影处,连战一行合影留念。在民国时期总统接待贵宾的休息室,连战题词:“和平奋斗救中国”。

  第四站 天妃宫(17:00)

  连战夫妻同敲平安大钟

  连战一行赴南京下关纪念妈祖的天妃宫参观。在天妃宫正殿前广场,照壁上镌刻着“国泰民安”四个巨大的金字,照壁前有一口平安大钟。连战与夫人方瑀径直走上前去,面带笑容地一起敲响了平安大钟。六响清脆悠扬的钟声在天妃宫上空回荡,前来观看的游客报以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林澄枝、江丙坤及秘书长林丰正等人也敲响了平安钟。

  第五站 南京夫子庙(20:00)

  夜游夫子庙品22道秦淮小吃

  访问团一行来到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夫子庙。昨天连战一行无缘在秦淮河上悠闲地划船,他们只能在市民的夹道欢迎中,匆匆从夫子庙地区的繁华街道走过。连战先生一路不断地向街道两边以及街边楼道上的群众挥手致意。 

  在参观夫子庙街区之前,连战一行还来到南京状元楼酒店,品尝了22道著名的秦淮民间传统小吃。    《金陵晚报》、《现代快报》

  A04-A05版

  采写:本报记者 王雷 王吉陆 喻尘 新京报记者 秦文 谢炜

  摄影:本报记者 王昕伟(除署名外)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