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专题 > 正文

胡连会为改善两岸关系注入春天气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0:05 人民网

  人民网澳门4月30日电 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近六十年来的首次握手,对两党和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两党寻觅和平、双赢、创造美好未来打开了一道大门。今日澳门日报就此发表社评文章如下:

  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会面和会谈中,都表达了共同努力、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强调
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谈判解决两岸之间的一些具体问题,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九二共识”的灵魂是“一中”,亦即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也为“汪辜会谈”后八年两岸关系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正如连战所说,九二共识由于被某些人曲解,扭曲,成为了其它意义,才使两岸关系产生分歧,矛盾逐渐加深,尤其是“台独”势力在岛内的扩张,“台独”分裂活动甚嚣尘上,愈演愈烈,使得两岸关系出现紧张,甚至到了危险的境地。

  “台独”不去,台岛难安,两岸关系就会生变,就会紧张。所以今天国共两党达成的共识,最主要的还是在对“九二共识”的共同肯定,以此为基础,重新起步,通过对话和谈判来处理好两岸关系中的问题,推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现在中共已和国民党达成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五项主要共识,包括促进恢复两岸谈判;促进终止敌对状态;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这些共识固然是政党交流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力推进。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中共对台湾人民的诚意。国民党不虚此行,将这些成果带回台湾,对争取台湾民心,扩大民意基础,甚至促进执政当局政策考量都有良好的正面作用。

  有些事情可以在民间层面先做的,就可以先做起来,这对营造和解、相互交流的良好气氛是有助益的。有些需要执政当局去做的,那就要看民进党能不能顺应民心民意去改善两岸关系了。连战率领国民党代表团进行的“和平之旅”,说是推动也好,说是压力也好,陈水扁政府都是会有所感触的。

  跨出历史性的一步是不容易的。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称赞连战有智能和勇气,而连战本人则认为,他之所以大胆提出“坚持和平、走向双赢”的方向,是因为看到历史的潮流;在历史转移的此时,“搭上了这班巴士”。旣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民意驱动使然。

  连战承认国民党是在胡锦涛主席三月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时受到启发、唤醒的,认为这是很大的正面的思考方向。他不仅仅是国民党的主席,还是民族的一分子,他需要把握这个历史的契机。

  胡锦涛主席在与连战会面时强调,“在当前两岸形势复杂变化的情势下,我们两党要深入体察两岸同胞的所愿所想,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和世界大事的发展趋势;要以我们积极的作为,向两岸同胞展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景;要向世界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能解决彼此的矛盾和问题,共同争取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景,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共会谈的良好气氛和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这一强烈、温馨的春天气息,一定会给台岛带来很多很大的正面影响。国民党迈开了历史性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亲民党,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界、民间人士,民进党要怎么办?形势比人强,复兴中华这一历史趋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住的,难道民进党要永远做螳臂挡车的唐·吉柯德吗?

  中共之所以强调国共会谈只是党与党之间的关系发展,之所以一再申明欢迎一切承认“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党派、人士来访、来谈,就是摒弃前嫌,不纠缠历史,一切往前看,大家共同来开拓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一呼唤同样适合于民进党。

  连战公开、坦诚地来大陆,进行“和平之旅”,一再强调“坚持和平、互惠双赢,创造两岸美好未来”的理念,可以看出一片至诚至洁的赤子之心。

  台湾人民都已经看到,连战一行来大陆是为台湾民众谋取更大的福祉,为台湾谋求和平,这绝不是“卖台”,而是眞正的爱台。两岸同胞应该为连战一行的“和平之旅”圆满成功鼓掌欢呼。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