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的历史性成就赢得了全球声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12:23 新华网

  当历史学家回顾20世纪的后几十年时,他们可能指出1979年是一个分水岭。那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无异于这个超级大国自掘坟墓。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在一次最不可能的会议上提出来的,那就是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正式开会前的一次工作小组会议上,共产党新领导人邓小平发表了讲话,这次讲话成为当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讲话。邓小平敦促中央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让事实而非意识形态引导中国的前进道路。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务实而非意识
形态的现代化道路。

  结果是惊人的。20多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是在有记录的历史中一个大国经历的最快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使3亿人脱离了贫困,并使中国人的平均收入翻了两番。迄今为止,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爆发灾难性的社会骚乱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国领导集体因取得这一历史性的成就而赢得了声誉。

  不过也有许多人抨击中国的经济道路。他们认为数字纯属捏造,腐败猖獗,银行摇摇欲坠,地区冲突随时有可能爆发,贫富差距已拉大到极为危险的地步,情况已到了紧要关头。十年来他们的预测一直是:“这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将要崩溃,它不可能维持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迄今为止,上述预言一条也没有变为现实。虽然中国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它拥有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都梦想的东西,那就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政府规划和管理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值得称赞。请考虑一下常常被拿来与中国比较的印度。从微观方面来看,许多印度公司远比中国公司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它们是真正的私营企业,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并能与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竞争。而中国公司通常是部分国有制的,它们或得到资助或享受特权,能轻易获得外资,因而在利用外资时不讲效率,而且许多公司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无法与全球最高水平的企业竞争。但在宏观方面,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方面远远超出印度政府。

  印度官员总是指出中国官员不必担心选民问题。印度政府的一位资深成员说:“我们不得不做许多从长远来看愚蠢的事情,但政治家在短期内需要选票。中国则可以作长期打算。”

  中国着眼于发展的重大外交举措

  在中国发展的前十年(20世纪80年代),增长战略就是它的总体战略。今天,韬光养晦策略仍影响着中国的言行。除了所有与台湾有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重大外交举措主要是经济需要的产物。眼下,这意味着马不停蹄地寻找石油及其他商品的供应源。

  但形势在发生变化。乔舒亚·库珀·雷默对中国高层官员和著名学者进行了大量采访以后,撰写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文章。文章描绘了一幅有关北京新外交政策的迷人图画。他写道:“与拥有大量武器、对其他世界观难以容忍的美国式超级大国不同,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以自身模式的榜样作用、自身经济体系的影响力和对国家主权的坚决捍卫为基础的。”

  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日本截然不同。日本只是针对少数几个市场,集中发展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同时保持国内市场的封闭,而中国向外国投资和贸易敞开了大门。结果,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市场形成了依赖。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日本,对华出口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是不可缺少的贸易伙伴。

  2004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都对亚洲国家进行了访问。几周后,我来到这一地区。令我吃惊的是,几乎所有我接触到的人都认为胡锦涛的访问比布什的访问要成功得多。马来西亚作家卡里姆·拉斯兰解释说:“布什只知道谈论恐怖主义,他以同一个视角看待所有人。是的,我们也为恐怖主义忧虑,但坦率地说,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面临其他许多问题。我们要重整经济,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我们还在努力解决健康、社会和环境问题。胡锦涛谈到了所有这些话题,他谈论了我们关心的事,而不是仅仅谈论他自己关心的事。”从印度尼西亚到巴西,中国正在结交新朋友。

  有一群美国人——主要是新保守派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一直在宣扬中国威胁论。他们主要从军事角度谈论中国威胁,常常胡乱夸大中国的实力。但事实并不支持他们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在扩充军力,中国的军费预算每年增长10%或更多。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军费开支显得微不足道,它最多相当于五角大楼年预算的10%。

  中国威胁或中国挑战不会以我们熟悉的苏联形式(即拼命争取在军事方面与美国并驾齐驱)出现。中国可能成为雷默所说的“不对称超级大国”,它会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政治技巧去实现目标。雷默写道:“中国的目标不是冲突,而是避免冲突。有效地处理局势,让结果必然对中国有利,这才是战略上的真正成功。这种思想源自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家孙子。”

  全球权力和影响的竞争正在悄悄展开

  如何应对中国呢?你可做的事情只有准备迎接挑战。对美国人来说,这意味着重新把重点放在迄今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科学技术——上。美国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全球排名中的名次急剧下降。美国的研究机构中大都是外国学生和外国移民,但现在他们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出国或返回国内。如果不对这些领域给予新的重视,美国将会发现自己难以产生中坚力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他们却是先进工业经济的基础。中国和印度已经培养的工程师要多于美国。五年后,中国培养出来的博士人数将超过美国。

  对美国政府来说,搭乘免费车的日子可能正在结束。美国政府一直实行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因为它知道外国政府和人民会向它提供大量的贷款。但是,这种贷款是有代价的。当中国拥有巨额美元储备时,它也拥有了破坏美国经济的力量。如果中国那样做的话,对中国造成的损害肯定会大于美国,但是,如果美国能够不易受到这种可能性的打击,那岂不是更好?在国内实行负责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在国外能有更大的行动自由。

  在对外政策方面,如果中国逐步扩大其经济关系,稳扎稳打,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以期耗尽美国的耐心和耐力,那又怎么办?

  现在爆发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核威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全球化等都是降低这种可能性的因素。但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下,也许一场软战争正在进行中,一场为争夺全球权力和影响的竞争正在悄悄展开。美中两国将有时互为朋友,有时又互为对手,双方在一个领域互相合作,在另外一个领域又互相竞争。(完)

[上一页] [1] [2]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