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已恨晚携手待何期 民众高度评价连宋大陆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21:3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陈键兴)“有接触,就有希望!当希望就在那里,没有理由不去抓住!”56岁的公务员陈金炉13日一起床就打开电视机,等着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离京返台的直播节目。他说,自己从4月26日开始,无论读报、看电视、上网都锁定了一个新闻主题——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 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
同样起早看了直播的电视人何盈向记者说起她的感动:“镜头里飞机划破长空,渐渐远去,电视里响起台湾歌手张雨生的《心底的中国》——‘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土,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她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守候,我与生俱来的光荣。’”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连战在回到阔别60年的南京时说的:台北和南京距离不是很远,但距离上次来整整隔了60多年,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让人们感怀的是这百多年来中国历史所承受的疼痛。”何盈说。 28岁的电脑工程师梁斌的外公外婆是上世纪40年代回大陆定居的台湾高山族人,他因此也特别关注连宋的大陆行。“老人长年的思乡情切,每每赴台探亲的舟车劳顿,我有着亲身的体会。再看到连战回到童年故里西安、宋楚瑜和老母亲回到湘潭祭祖的场面,更是为之深深动容。”梁斌说,国共的握手,共亲的对话,是建筑在两岸的情感联结与民意基础之上的。 他说:“老人等了太久,已经要坐着轮椅往返两岸。今天,契机出现了,就希望不要错过。” “也许是僵持了太久,两岸之间的这一次历史性接触,激荡起大陆民间一波温情脉脉的‘台湾热’。”在北京工作的温晓乐是湖南株洲人,家乡距离宋楚瑜的老家湘潭只有30多公里车程。他告诉记者,当听到宋楚瑜说起家乡话时,他都感到了一种意外的亲近。“那个时候,你真正体认到两岸应该很近。”温晓乐说,两只手掌各自紧握着是两个拳头,只是紧张、冲突、冲撞;如果两只手掌伸展开,就可以相握、相亲、相助。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张洁说:“‘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连战先生在北大演讲时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她认为,两岸政党的这两次历史性对话,更展现了对中华民族前途负责任的态度。张洁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连、宋两位台湾政党领导人时也都提到振兴中华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责任,她和身边的同学都为之振奋。“见证了历史性时刻,感受到两岸关系的春意,让年轻的学子更加关注两岸关系的未来。” “希望、曙光、机遇,连、宋访问大陆已经写进了两岸关系的史册,这一页会让两岸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思考。”陈金炉说。 相关专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