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质疑中华鲟进京 称变动其环境是虐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1:48 华夏时报
专家质疑中华鲟进京称变动其环境是虐待(图)

  4月3日,北京海洋馆的饲养员在帮助中华鲟熟悉“新居”。当日,国内已知最大的野生中华鲟顺利入住北京海洋馆。这尾雌性中华鲟长3.2米、重222公斤。它将在4月22日与游人见面。北京海洋馆目前已拥有15尾中华鲟。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专家质疑中华鲟进京称变动其环境是虐待(图)

  4月3日,北京海洋馆的饲养员在帮助中华鲟熟悉“新居”。当日,国内已知最大的野生中华鲟顺利入住北京海洋馆。这尾雌性中华鲟长3.2米、重222公斤。它将在4月22日与游人见面。北京海洋馆目前已拥有15尾中华鲟。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本报记者陈宇航报道 黄金周前,26尾中华鲟从湖北老家搬到北京海洋馆,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但是对于这种为中华鲟搬家的做法,昨天,专家却向本报独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作为野生动物,中华鲟被关在海洋馆里,等于是被关在“监狱”里。这对中华鲟是不公道的,甚至是一种虐待。

    人工繁殖中华鲟很脆弱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告诉记者,现在国际、国内都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有保持物种、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才算保护成功。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是濒危动物本身,一些动物数量庞大并不意味这个物种不濒危。目前中华鲟等其他的物种虽然数量庞大,但可能跟它相关的物种很单调或者已经不存在了,这些物种的数量也是不稳定的。现在的长江,到处是水利设施和围堤筑坝,这破坏了中华鲟作为洄游鱼类的规律,虽然近几年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很多,但它不具备生态多样性,非常脆弱,很可能会因为某种疾病或者环境的变迁全军覆没。

  就地保护才是根本

    目前在北京海洋馆生活的26尾中华鲟,其中25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的,另一尾是长江水产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捕捞的样本。郭耕认为,这26尾中华鲟进京,可以提高市民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也给了专业工作者近距离观察的机会,这都是有利的方面。中华鲟进京属于迁地保护,但对于中华鲟来说,就地保护才是根本,这不仅保护了物种本身还保护了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保护必须是就地保护,而不是在人工条件下繁殖。中华鲟的繁殖是洄游性的,海洋馆的大池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包括它的饮食都成问题。”郭耕心情很沉重地说。

  中华鲟不应是“摇钱树”

  另外一些专家对于游人为中华鲟拍照时的闪耀的镁光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整天在这样的环境下肯定是不舒服的,人老面临这样的闪光眼睛也是受不了的,何况是中华鲟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

  令郭耕疑惑的是,中华鲟进京既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为科研创造平台,那么主管单位就不应该把中华鲟当作“摇钱树”,也不能将中华鲟作为自己的卖点。商业行为不能用公益做包装来蒙骗公众。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鲟是长江濒危物种,郭耕认为,要有效保护就要降低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好动物不是把动物关起来而是把我们自己管起来。人类少吃一点,少杀一点,少污染一点,动物就有救了。”郭耕说。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