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组图:志在丹青耀中华--记著名书法家孙引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9:27 新浪文化
组图:志在丹青耀中华--记著名书法家孙引朝

孙引朝书法作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组图:志在丹青耀中华--记著名书法家孙引朝

孙引朝书法作品--归真


组图:志在丹青耀中华--记著名书法家孙引朝

孙引朝书法作品


组图:志在丹青耀中华--记著名书法家孙引朝

孙引朝书法作品


  他策划组织过《跨世纪和平杯国际书画大展》等30余次书画活动;他主编过大型书画典书《国际书画名家作品选集》,并荣获世界艺术精品博物馆荣誉特别金奖;他的书法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展出或被收藏,其中获奖作品五十余次,入编大型书画册五十余次;他的传记编入十多部典书,他被国际50余艺术学术团体聘请为名誉院长、名誉会长、名誉顾问、教授......

  他就是著名书法家孙引朝先生。这位书坛奇长的轶事不时引发各界人士的赞叹评说。我国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美协韩美林艺术工作室的高级顾问李南友先生了解孙引朝的经历后感慨地说:看到孙引朝先生,不由我想起了古罗马的奴隶。正是这些佝偻着身躯、背负巨石的奴隶创造了人类的艺术殿堂。

  1950年,孙引朝出生于陕西渭南一个贫苦农家。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练出他一身铮铮铁骨,三秦大地深厚的文化氛围使感悟到人生真谛。

  秦东是文字始祖仓颉、史圣司马迁的故乡。传统文化意识的熏陶使孙引朝从小就喜爱舞笔弄墨,追求理想的艺术之梦。贫穷阻挡不住他追求理想的脚步,他曾以手指为笔,以树枝为笔,以废铅(电池芯)为笔,以墙为纸,以地为纸,不间断地临摩练写。即使下地拾麦割草、上山打柴挖药,他仍不忘心写手画,小学教师把小引朝的大字多次贴在教室的墙上,算对他的奖励。他也感受到了最大的满足。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孙引朝废品收购站捡回了被人视为无用的字帖。从此,王羲之、王献之、怀素、于右任等书圣成了他崇拜的偶像,他们的贴成了他经常临摩拜读的范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下,在崇凝镇的千人大村庄隐村,好多墙壁都留下了小引朝书写的巨幅标语。有的巨字标语竟近百平方米之大,堪称崇凝奇观。

  谈到临贴,孙先生自有一翻高论。他说:“临贴起点要高,要临名贴;临贴要从自我出发,选自己喜爱的贴;临贴要学其形、学其质、学其神,才能超凡脱俗,自成一家。临贴要有持续性、活到老、临贴到老。”

  字如其人。孙先生把书法艺术看成是学品和人品的综合体现,是笔者对人生的感悟。因而,他博览群籍,广交朋友,深入底层,感受生活,领悟人生真谛。青年时期、他曾三次进行社会调查,向国家政府反映民情,他曾作为陕西省唯一代表进京参加商业部组织的行情报告会。勤奋好学的孙先生以惊人的毅力博学苦读,他遍游祖国大江南北,广采中华文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功底。在北国的北京、黑龙江、河南、河北、新疆、青海,在南国的上海、广东、四川、昆明、桂阳30多个省市,和孙先生交往的书友达千人之多。在北半球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南半球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和他有书信交往的有数十人,学术交往信件有近百封。

  精学古今书道,博采众家之长。孙引朝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写的楷书秀丽端庄,行书刚劲挺拔。特别是他的草书大度潇洒,如行云流水,似攀山跃石,体现了人生的顺与逆、张与驰、进与退,给人以回味、遐想和启迪。

  孙引朝笔下的榜书大字,形神兼备,气势磅礴,静中有动,动中有声。他写的“龙”字,不仅有巨龙狂舞之态,而且有倒海翻江之势。他写的“柳牙”两字飘洒自如,春意枝头。他写的“醉卧”两字,如壮土醉酒,摇而不倒,使人浮想联翩,秒趣元穷。他不拘一格,以意立体、用点画艺术来体现并美化生活。

  书法艺术实践的巨大成功为孙先生研究书法理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他逐渐感悟到书法艺术的真谛。我国书学会会长、著名书道学者谢德萍先生对孙先生的艺术理论大加赞颂,并疾书写道:引经天地正,据典乾坤大,朝令红日出,夕改明月朗。

  这是谢德萍教授赠送孙先生的藏头五言绝句。其诗高度称颂了孙先生书法艺术宏伟的气势,丰厚的底蕴,理性的闪光,以及做人的品质风貌。

  孙先生在自己论文《书法学习之我见》中,不乏智慧之光芒:--“书法是一门高雅艺术,是写字的艺术升华,写字只是用点、线传递信息的符号,而书法则是把点、线通过艺术加工,合理的夸张或变异,巧妙的布局,给人以美感、动感、以鼓舞、以遐想。”

  --“楷书行笔要速,速则灵,则活,则有韵味。一副成功的楷书给人的感觉似军队阅兵式的方阵,可以听到装甲车,坦克,飞机的轰鸣,可以感受到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草书笔走龙蛇,是点线的巧妙组合,而巧妙的组合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心灵的旋律、灵与感的撞击,千姿百态、相互矛盾的对立。复杂变化,巧、拙、疾、缓、顿、停、收、放等一系列的综合体现形式的统一体(通篇章法)所表现出来的书法作品,定会有一泻千里之势,攀山跃石之态,行云流水之度、歌舞乐技之美。”

  --“字落雪绫,人木三分,其工夫在纸外。集万物之灵性,博众家之精华,阅圣贤之书卷,汇百流于江海,是学书人必走之路、必操之心。如果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疾苦艰辛,就不会写出如诗如画的书法篇章,就不会写出聪灵慧智的书法佳作。”

  --“书法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只是书法本身的表现,而是学识、人品的外在表现,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溶化的结晶,是书法家综合素质的升华。”

  --衡量书法价值的标准,不是用“金钱”,而是用“奉献”。“一字千金”应该理解成为社会提供的精神财富的价值,不应该是书法家向社会索取的报酬。只有这样,才堪称上超凡脱俗的书法家,才是一个完全真正的书法家。

  实践-理论,理论-实践。孙引朝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书法理论,又用自己的书法理论规范自己的书法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孙先生把自己的书法感悟总结为《行草四言歌》:“章法布局,环环关键;书写熟练,笔断意连;轻若婵翼,重似崩云;心静脑动,意在笔先”。特别是其中的“六能”、“六有”充满辩证法,其妙无穷,“六能”为:“能大能小,能收能放;能圆能扁,能长能短;能粗能细,能疾能缓”。“六有”为:“有浓有淡,有刚有柔;有静有动,有拙有巧;有密有疏,有虚有实”。

  1996年6月18日,新加坡共和国规模最大的书画艺术单位新神州艺术院给孙引朝颁发了《最高荣誉匾》,并致信写道:您的无私奉献,是华夏荣光大体现,普天下炎黄子孙,从此心更紧连。

  这是对孙引朝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孙引朝的准确画像!

  孙引朝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在书画艺术界享有崇高威望。他虚心好学,把每个书画同仁视为自己的老师,学人之长,补已之短;他也把每个同仁视为自己的学友,坦诚相待,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上至当代书法大师,下到小学生,孙先先都是以理相待,以诚取人。所以,他的朋友遍天下。

  孙先生特别注重书品与人品的关系,书风与做人的关系。他常说:“学书重要,做人更重要。”他善于发现和学习书法同仁的长处,善于寻找并领悟古今书画作品的艺术真谛。对任何艺术作品,他从不轻易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总是客观的分析,冷静地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善良宽容,有誉共享,有苦独吞,淡泊名利,为人一片赤诚。每次书画展,他尽管是组织者,总是把自己的作品悄悄卸下放在最后。

  孙引朝所在的单位效益比较差,家庭生活比较清苦。为了祖国的书法艺术事业,可以说他是倾注全家资力,奋不顾身的拼搏。

  《国际书画名家作品选集》出版印刷费达数十万元,对他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他给自己10岁的孩子连一块冰棍都舍不得买,却把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和买房子的钱全部用在了出书上。在沉重的债帐压力下,他只得节衣缩食,甚至停了自己的电话、传呼机。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和结晶。孙引朝用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真情来研究探索祖国的书法艺术,以书法艺术振兴中华的志向参与和组织书画活动。近年来邀请他的信函越来越多,他都认真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真诚参与,不论活动大小,不论国际国内。

  作为书画艺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几乎用自己全部心血使书画活动红红火火,并用浑身解数使渭南的书画作品冲出潼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他曾参与创建渭南市美术家协会,组织成立了渭南市艺术家联合会并任主席职务。他参与组织了“建国40周年书画作品展”,参与组织领导了“凤凰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他策划组织了“渭南书画名家作品展览”、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捐赠书画作品的活动,发起组织了向北就奥申委赠送80米书画长卷等活动。特别是他策划领导的文化部批文的“跨世纪和平杯国际书画大展”,其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影响之广,堪称空前;国内外30余家报刊作了报道,对世界和平文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孙引朝的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得到海内外朋友的认可,其“墨涛壮中华”的志向也得以实践。正如国家文化部《新文化史料》主编蔡孑人先生所赞:书志流际,墨涛壮中华,翰墨丹青雅,多才渭南人。

  孙引朝的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成功了。他的书法艺术及社会活动也获得了巨大成功。《20世纪中国书画家精品邮册》称先生为“妙手神笔,东方书圣”,国内外有关媒体对他的事迹做了报道。渭南人为他引以自豪,陕西人为他引以自豪,中国人也应该以他引以自豪!

  面对这些荣誉,孙引朝先生却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是一平平学书之人,在书画艺术界我永远是一名学生,我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的路还很长!”(高级记者 江长录)原载:《西部开发报》《渭南日报》《华山文学》杂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