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评论:医疗体制改革不能一误再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8:53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邓继红专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最近在央视透露,政府将取消沿习多年的医院15%的药品加价,以平抑虚高药价,让利患者。同时,韩启德强调:政府将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具体落实的重点是加快城市社区医院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今年将有重大举措出台。

  笔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一直潜心关注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有人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医改就是药品降价”,凭经验,我有理由断言此次改革极有可能和以前一样,再一次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要人会生病,只要患者无法左右治疗措施,无法在彻底市场化的医疗机构里面择优就医,没有真正的商业性医疗保险作为就医的坚强后盾,只要政府仍将制药、制械企业当成财税收入的重头支柱,仅凭卫生部以牺牲医院利益割爱让利,此举对于建立新型高效全能的医疗体制注定只是隔靴搔痒。

  在笔者看来,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点:医疗机构的彻底市场化和真正的商业性医疗保险体制的建立。可惜,在这两个关键性问题上,笔者并没有看到政府有较大的作为,相反,有些思路是糊涂盲目,甚至与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向还是背道而驰的。

  虽然当初政府取消对国民医疗福利大包大揽的做法是正确的,但采取的手段并不高明。政府推卸掉国民医疗福利这个包袱之时,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药品、器械仍由政府定价和对医疗活动中劳务性收入严格限价,就是计划经济的烙印之一。作为政府财政对医疗机构“断奶”后的补偿,政府折衷地允许医疗机构对药品加价15%,实际上却为促成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提供了大前提。带来的恶果是,医疗机构无法彻底市场化,过度依赖药品、器械销售赢利,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正常体现;导致制药、制械企业一哄而上过度重复建设,造成行业内无序不良竞争,直至全行业必须依靠向医疗机构行贿开单回扣才能生存;医务人员待遇与付出无法等值,只能靠收受红包回扣寻求平衡。

  医疗机构的彻底市场化,需要明晰理顺的思路,在制订医改措施时,需要反省的正是由政府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来取消医院15%的加价,或者取消整个药品、器械的定价和医疗活动劳务性收入的限价等此类有违市场经济的好心办坏事之举。

  彻底市场化的医疗机构,应该是一个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来赢利的经济实体,或者说它是一个企业平台,其看得见摸得着的营利性自然会吸引各种资本争相投入,包括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实践早已证明,政府大包大揽,不计成本,不计回报的医院建设投入,只会再次陷入低效费事的无底洞。

  那么,如此一来,是不是说政府对国民的医疗健康保障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政府对国民的医疗保障投入应该加大,但好钢得用在刀刃上。政府着手医疗体制改革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就是建立真正完善的商业性医疗保险体制。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让这些医保机构市场化、企业化。而政府要体现对国民医疗健康的关怀,可以将建设医院的投入改成为全体国民购买相应份额的基本医疗保险。而且,这是启动催生医保事业快速高效发展的捷径。

  将医疗机构和医保机构作为企业,彻底推向市场,让政府对国民医疗健康的投入由建设医院改为直接指向为全体国民的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埋单,应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最明智选择,是完全可以促成政府、医疗机构、医保机构、患者,四方共赢局面的。最可以想像的好处就有:医疗机构和医保机构发展改造成市场化的企业之后,患者将有了择优就医和择优投保的充分选择余地;过去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设限,这时候完全转化成医疗机构和医保机构间的利益博弈,而患者搭上医保机构盯死医疗机构胡乱收费的便车,面对医疗费用账单怀疑被痛宰而又无奈无助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改变。(作者系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医生)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专题:医疗体制改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