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60余名大学生在大轰炸遗址前宣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05:20 重庆时报
重庆60余名大学生在大轰炸遗址前宣誓(图)

2005年6月5日,重庆市渝中区大轰炸遗址,大学生们正在宣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重庆60余名大学生在大轰炸遗址前宣誓(图)

2005年6月5日,重庆市渝中区大轰炸遗址,大学生们正在献小白花。


  本报讯 (记者 杜玉飞) 昨日,是重庆“六·五”隧道大惨案纪念日,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60余名同学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旁宣誓“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我市共500余名各界人士也纷纷来到这里,凭吊在大轰炸中罹难的同胞。

  悼亡者 各界人士纪念罹难同胞

  重庆大轰炸惨案纪念馆里,“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这几个字显得特别醒目,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60余名学生干部,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前宣誓:“不忘国耻,心系祖国,祖国如有难,汝当作先锋……”。前来参加的大学生均表示,国耻不可忘,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数典忘祖。

  下午3时30分,当刺耳的防空警报响起时,超过500个市民涌进了纪念馆里。许多人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凭吊,在纪念馆的15副图画前,都站满了前来凭吊的市民。几位大轰炸的知情者和幸存者,也来到纪念馆里。

  前往重庆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孙一德女士特地前来送花,孙一德女士是当时北碚复旦大学教务主任孙寒冰的女儿,1940年5月27日上午9时,日军出动大机群轰炸重庆,其中有一飞行战队径飞北碚,四处投弹,其父亲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当场被炸得血肉模糊。

  躲空袭 防空洞“捂”2500人

  来自较场口的周世贵老人今年75岁,1941年6月5日的大轰炸让周老至今记忆犹新。周老介绍,当时的防空洞共有3个出口,分别在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在修建纪念馆的位置就是演武厅出入口,当时周老由大人带着站在石灰市的入口。“人在门口都遭不住,里面缺少氧气,人挤着人”,周老回忆,“当时敌机在外面盘旋,挂在防空洞门口的标志灯笼,刚准备换解除警戒的绿灯笼,敌机有飞回来了,又换上红灯笼,如此反复,一直持续了5个小时,里面的人不知情,拼命地往外面拥,外面的人又往里面挤,相互践踏。‘捂’死了很多人。”

  史料记载,1941年,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了持续5小时多的“疲劳”轰炸,十八梯、演武厅和石灰市防空隧道发生了避难者窒息践踏伤亡惨案,遇难者约2500人。

  亲历者: “过路的成人都须搬一具尸体”

  来自渝中区中兴路的邓选福老人经历了1939年5月3、4日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邓老当时只有7岁。据邓老回忆,当时重庆还没有修建很多防空洞,看见天上黑压压的飞机飞过,大家都出来观看,最后发现飞机上投下许多燃烧弹以及炸弹,在菜园坝以及朝天门上空爆炸,大家吓慌了,都拼命地跑进屋子里面,拿被子把自己的头捂着,藏在桌子下面。第二次轰炸的时候,邓老躲在枇杷山的神仙洞里,敌机飞过时就感觉到一股风灌进洞中,外面传来一阵爆炸声,仿佛整个地面都在震动。

  邓老回忆,当时许多家庭全家都被炸死了,由于尸体很多,当时过路的成人,都必须搬一具尸体到指定地方。

  据史料统计,1938年至1943年,日机空袭重庆(含对空监视范围)共计203次,出动飞机437批,9166架次,投弹17812枚(不含投入江中等无法统计的),炸毁房屋17452栋、37183间,造成人员伤亡2.5万余人。

  市民呼吁:大轰炸纪念馆应常年开放

  在纪念馆里,一副反映当时市民在城墙上书写“愈炸愈强”的照片让昨日的参观者感慨不已,一位市民讲,日本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以重庆为最主要空袭目标,不但没有摧垮中国人民的意志,反而使中国人民相濡以沫、同仇敌忾。

  “太让人遗憾了,这么好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却很少开放”有市民建议,“大轰炸纪念馆位于市中区,教育意义很多,应该天天开放,以教育国民勿忘国耻。”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去年以前是经常开放,现在除了有联系参观的外,一般没有开放。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