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体制改革专题 > 正文

“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孽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9: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日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透露,“卫生部已经基本决定,要取消药品加价”。卫生部即将推出重大决策。这一表述意味着,在我国已经实施了51年的药品加价制度将被取消。此论一出,立即引来媒体和百姓的极大关注。

  对于“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的消息,卫生部新闻办有关人士回答本报记者时说,取消药品加价不是单一的措施,还配合着其他措施及重大改革思路,涉及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等诸
多方面,牵涉到多个部门的联动和配合。

  据这位人士说,卫生部目前正在探讨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方案,包括降低虚高药价,取消药品加价,减少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耗材费用,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价值。

  这“四降一升”措施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医院“以药养医”机制,改成“以医补医”,既减轻患者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又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这位人士表示,此事正在进行和探讨中,尽管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已成定局,但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

  医院可对药品加价15%

  医院药品加价制度早在1954年就开始设立。

  我国现行政策规定,医院最多可以在药厂提供的进货价上加价15%,作为医院的补偿收入。同时,医院还可以从药厂的进货价中提取5%的利润。实际上,医院较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规定。

  但是,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于三块:政府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随着政府补贴越来越少,药品收入就成了医院经济来源的大头,再加上看病属于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就给某些不合理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导致大处方、开贵药、乱开药的行为出现,形成了“以药养医”的现象。

  目前,医疗行业内对医院的药品收入比例有一个说法:三级医院40%,二级医院60%,一级医院70%。越是小医院,越是要靠药补医。

  近年来,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以药养医”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卫生部无力解决“看病贵”

  专家指出,从与看病贵相关联的医疗、医保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等众多原因分析,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的单一举措,并非就能达到“百姓看病要便宜了”的效果,因为其中许多因素是卫生部一家根本无力解决的。

  我国城市医疗保险目前只覆盖了1.2亿人口,老人、儿童、社会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还没有被社会化保障制度覆盖。从已经参加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群来看,一边是群众抱怨看不起病,另一边却是医保资金沉淀率达到了20%~35%,参保人医药费用个人负担的比例过高。而且,广大农村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近年来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比例逐年下降,政府补贴所占比重从1983年的24%,降到了2002年的8%。目前医疗服务中基本能实现按成本收费的是新技术、新服务项目等,这一政策机制导致了医院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收费项目,以获取自身经费来源。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始终过低,挂号费、住院费、医疗处置费、诊断费、手术费等均不能反映其成本。有专家估算,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中,药品收人占50%~60%,医疗仪器检验收费约占20%~30%,医生医疗技术服务收费约占10%~15%,国家补助只占很小的比例。

  有些非营利医疗机构社会公益性质淡薄。院长们关心的主要是医院自身发展,较少考虑如何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在医疗运营当中到底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四降一升”不能抛开体制

  有患者担心,如果医院药品加价取消了,而检查费用、技术服务价格上去了,对老百姓来说还是很贵。对普通患者来说,能看得起病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资深院长认为,政府在决策前,应该算一些账。他列举了三方面内容:其一,医院管理过程中还要不要确保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从药品等方面获取的结余,要用来更新设备和维修房屋等。如果取消药品收入,这些钱从哪来?其二,政府要确定医务人员的收入维持在何种水平,因为只有有一支稳定优质的队伍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三,医院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投入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有缺口的话,怎么补偿医院?政府应该对这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测算后,再进行政策调整。

  专家认为,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改革需要相应的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作支撑,在考虑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时,一定要强调综合改革,使医疗、医保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真正实现联动。抛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总体发展来单纯谈“四降一升”,将会和以前的多种医改措施一样,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相关专题:医疗体制改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