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呼图壁模式破解中国农民养老难激活农保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0:41 新疆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大为) 6月2日,在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保办),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借款凭证:借款时间为1998年7月29日,借款人是该县大丰镇高桥村农民何正智。因为这张借据,何正智成了受益于中国农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的第一人。

  当晚11时,记者在高桥村见到了刚从地里回来的何正智。说起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他告诉记者,1995年,县里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不满60岁的农民都可以根据自己手里的
余钱,一次性或分期买养老保险,买上保险后,就可以领到一个养老保险证。

  “但这个本本里的钱在60岁前取不上,变成死钱了,急用钱时还得想别的办法。后来我听说可以把本本押到农保办,本本里面有2000元就能贷出1000元现金,不用再找人担保,利息和银行一样,手续还简便,我就第一个办了贷款。”何正智说。

  这种被称为“呼图壁模式”的保险证质押贷款,近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称呼图壁农保办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在中国独一无二、很有学术价值的农村社保运作机制;今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的张时飞博士专赴呼图壁进行调研,认为这是破解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困局的出路牷财政部科研所金融研究室的马洪范也撰文指出,理念创新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呼图壁县农保办主任郭新才告诉记者,国家相关部门对呼图壁县的做法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自1998年以来,全国的农保工作基本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按规定,农保基金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但随着银行利率的下调及物价上涨,这笔钱长期放在银行只会不断贬值,最终变成一颗定时炸弹。

  从1998年开始,在不断有人退保、参保金降至1260万元的情况下,呼图壁县农保办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被迫暂停吸收农民投保,并开始艰难探索已有资金保值增值的新途径。2001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农保办与银行签订了委托贷款协议,使贷款手续合法化。

  郭新才说,已有超过四成的农民参加了保险证质押贷款。通过几年运作,农保基金收益800多万元,每年的平均利息收入超过了百万元,基金也从126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年均增长7%以上。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县农保办还为呼图壁县财政贷款1150万元,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又确保了农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增值。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