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重庆直辖八年的辉煌历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9:30 华龙网 | ||||||||
直辖后的新重庆 重庆商业中心 重庆奥体中心 渝黔高速公路 建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掀开了重庆发展的新篇章。8年来,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4年,实现GDP2665亿元(按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计算,达到322亿美元),为直辖前1996年的2.1倍,年均增长9.8%;人均GDP1161美元(常住人口口径),跨越1000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 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投资动力继续巩固。重庆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1999年投资贡献率最低为22.3%,2000—2003年投资贡献率分别达到60%、83%、90%、110%。直辖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驱动下,重庆投资增长进入快速扩张期,1997—2004年投资分别增长15.7%、34.3%、13%、16.5%、22.3%、24.2%、27.5%和26.8%。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63亿元,年均增长21.7%,是直辖前4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3.2倍。投资结构明显优化,社会投资加快启动。个体私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4年达到18.6%。 消费动力有所增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直辖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6年的44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5亿元,年均增长10%。特别是1999年以来,市民消费从百元级向千元级、万元级升级,结构高级化推进消费总量扩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7%、7.9%、8.7%、9.1%、9.5%、14.3%。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产业结构加快高级化。三次产业比重从1996年的24.2:41.8:34优化为2004年的16.2:44.3:39.5。重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工业与轻工业比重从1996年的1.5:1发展为2004年的2.2:1。 所有制结构明显多元化。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2004年非公有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8.9%,比直辖前提高24个百分点,非公有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超过50%,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非公有经济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乡结构有所改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速推进,200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5%,比直辖前提高16个百分点。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发展势头明显加快,北部新区开发建设“上档提速”,长寿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全面展开,30个特色工业园区经济增势强劲。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直辖以来,通过“抓大放小”和实施“七个一批”等一系列改革,2000年结束全市工业连续4年、国有工业连续6年严重亏损局面,到2004年全市工业盈利近11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9.4%,比1996年提高7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8年平均增速23.8%,相当于同期GDP增速的2.4倍;实现了两年两大步,2003年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004年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2亿元,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8年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8%和7%,到2004年达到9221元和2535元。老百姓进一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截止2003年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比1996年大幅下降12.2和7.4个百分点。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八小时重庆”竣工,“半小时主城”加快建设,渝长、长涪、渝合、渝黔一期和环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6条高速公路交汇重庆;“三主三干”航道体系加快整治,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港;江北国际机场扩建顺利,万州机场建成投用,黔江机场启动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建成。到2004年底,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598公里,高速路突破7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左右。区域性邮政通信枢纽作用日益增强,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速率现代化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市电话装机容量达1452万门。电源建设进程加快,装机容量达到492万千瓦,8年增加164万千瓦;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一批城市滨江路、市民广场、社会事业设施建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体制环境不断优化。新一轮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已达78%。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度进一步提高。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出台了重庆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投资自主权得到落实。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电力、民航、港口垄断性行业改革有序展开,已取得部分阶段性成果。 对外开放明显扩大 重庆已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与17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教文化交往关系,英国、加拿大、日本、柬埔寨先后在渝设立领事机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年累计达到43.6亿美元,ABB、福特、BP、五十铃、通用电气、家乐福、麦德龙等30多家跨国公司在重庆投资发展。对外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全市外贸进出口8年累计完成157亿美元,年均增长11.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 国内合作进一步扩大。加强了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四川、贵州签署了“1+6”和“1+16”合作框架协议。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与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加强了项目对接和对口支援,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连续多年举办了高交会、渝洽会、摩博会等大型会展,吸引国内资金向重庆集聚。2000-2004年累计引进内资258亿元。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深化。利用CEPA实施的机遇,与香港、澳门实施了“9+1”和“8+1”合作协议,每年举办重庆香港周、澳门周。 人与环境逐步和谐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初见成效。启动实施山水园林城市和青山绿水工程,加快实施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广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植树种草工作,200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1%,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主城区“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取得新进展,关、迁、改、调一批污染企业,机动车尾气达标率76.9%,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其以上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65.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60%;三峡库区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19座污水处理厂和13座垃圾处理场、沿江12个重点小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基本建成投用。 移民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累计搬迁安置三峡库区移民80万人,复建各类淹没房屋2577万平方米,调整搬迁工矿企业1236户。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底清理全面通过国家验收,三期移民顺利启动,确保了三峡水库135米水位蓄水发电和二期工程如期推进。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实质性启动,策划了绿色食品、能源、矿产资源加工、化工、旅游等五大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功能再造。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直辖以来累计解决301万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 社会文明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重庆高交会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5.3%,大学毛入学率达19.3%。卫生保健得到增强,启动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信息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试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8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已有63万实现了再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12%。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建设了三峡博物馆、美术馆、少年宫等十大社会文化项目,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4%和96.1%,市民素质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 中央直辖—-重庆腾飞的翅膀 将历史翻回1997年,直辖之初的重庆,百事待举。面对难题,自强不息的重庆人,肩负着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工作的稳步推进: 大事之一:扶贫攻坚万众一心。重庆3100万人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这就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重庆人立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点上,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线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联系大通道;面上,分类指导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的发展。为使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百工程”相继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每年都多渠道筹集投入10亿多元,推进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出台了用地、户籍、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配套扶持政策,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采取了培训补助、输出奖励、费用减免、权益保障、回乡创业等5大措施,实施转移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工程,先后有61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全社会广泛参与开发性扶贫,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直辖初的12个国家级、8个市级贫困县已成建制脱贫,贫困人口由366万人减至65万人。 大事之二:百万移民有序搬迁。三峡100万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移民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重庆。重庆库区动态移民达107万人,占库区移民的85%以上。重庆人把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城镇复建、产业重组、功能重构当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经过艰苦努力,已搬迁安置移民81.47万,其中异地安置13.98万,库区基础设施和城镇各项功能得到完善,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复建房屋1338万平方米,移民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了10多平方米。移民的教育、文化和医疗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针对库区出现的产业空虚问题,重庆人又开始了认真实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移民“安稳,致富”。 大事之三:国企改革波澜壮阔。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集“东北现象”和“西部现象”于一身。直辖初,国企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负债率都在80—90%。为突出重围,重庆响亮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5444”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顺势萌生。计划到2010年,工业经济总量、工业集中度、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生活和就业水平实现“五个显著提升”;集中力量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抓好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四大战略任务”;实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四大保障措施”,走一条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几年来,全市三分之二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经济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以上。国有经济比重由直辖前的70%下降到50%以下,非公有制经济支撑起重庆经济的半壁江山。2000年国有企业实现了整体扭亏,此后,企业盈利连年大幅攀升。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3%,利润增长40%。 大事之四:生态重庆魅力初现。生态安全是重庆肩负国家和民族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保,直辖八年共投入200亿元实施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青山工程”。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得到明显控制,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运行,库区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关专题:魅力重庆网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