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太湖明珠何时重焕光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6:5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 题:太湖明珠何时重焕光彩

  记者 吴晶晶

  以上海为龙头,江苏苏锡常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为两翼的太湖流域,自古以来因水而兴。这片幅员3689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900万的区域,2004年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
福克斯新锐导演星光夜 看—西直门,红了!
给一万,让你做老板! 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行
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然而,太湖这颗镶嵌在长三角上的明珠,见证着长三角经济的腾飞,也承受了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一度黯然褪色。

  如今,经过近十年的治理,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究竟怎么样了?

  太湖水环境仍不容乐观

  被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计划的太湖,无论是各项治污工程的建设进度,还是水环境的改善程度,都走在全国“三河三湖”的前列。记者日前在太湖流域采访时看到,太湖湖体水质整体上已有所改善,很多曾经受到污染的湖区正在逐渐恢复过去碧波荡漾的面貌。

  尽管如此,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太湖流域4038公里现状评价总河长中,全年期综合评价水质劣于Ⅲ类的河长仍达到84.4%,湖泊总体上均呈富营养化;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评价,流域356个水功能区中,全年期水质达标个数为85个,达标率仅有23.9%。

  “太湖流域的现状是‘水多、水少、水脏’并存,特别是水污染引发的流域水质型缺水,已经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孙继昌说。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型污染仍然比较突出,纺织、印染、化工等一些高耗水、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不下,加之部分企业仍存在超标排放甚至偷排现象,导致西北太湖和一些进入太湖的河道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部分河段水质发黑发臭。

  与此同时,农村面源污染对太湖水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农村的小河道,最终进入太湖;另一方面在农业种植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大量畜禽养殖、过度围湖围网养殖也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太湖流域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流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据孙继昌介绍,污染使太湖流域的许多水资源丧失了原有的使用功能,嘉兴、无锡等地一些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也受到威胁。

  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对流域饮用水供应和经济发展构成了压力。太湖流域的常州市原本可以从本地河网中取水,但由于当地水污染严重,不得不花费巨大成本从20多公里外的长江引水。流域的许多城市也重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改善水源地水质。

  综合治理成效初显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面对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到太湖流域各级政府在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投入了很大精力。

  2002年“引江济太”调水实验工程实施,大大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高。由于调入的长江水水质为二至三类,对太湖水体产生了显著的释污效果。太湖满足饮用水水源地二至三类水质的水体面积增加了15%,富营养化面积下降了13%,太湖浮游植物的生长也得到了明显抑制。

  但是有关专家指出,“引江济太”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域内的燃眉之急,但太湖治理的根本途径仍在于水污染防治。根据“十五”计划的要求,太湖流域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力争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再增加;同时加快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采取措施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治理。

  “太湖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经济保障,另外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为集中供水、水污染集中处理创造了一定条件。”孙继昌表示。

  太湖流域还积极探索适合流域情况的有效治理手段。记者在太湖小湾里和贡湖采访时看到,这里正在实施包括生态清淤、退渔还湖和动植物生态恢复等在内的生态修复计划,通过养殖螺蛳、蚌类等水生动物和种植睡莲、菱角、芦苇等水生植物,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提高水体自净和净化干预能力。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之一是采取了综合治理的办法,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清淤、污水截流、总量控制、退渔还湖、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加强环境执法等方面“多管齐下”,目前看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太湖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太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改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尽管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违法排污、省际边界水质超标、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围网养殖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太湖。

  “太湖流域急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摈弃‘先污染、后治理’‘重发展、轻防污’的传统观念,走上一条人与水和谐相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记者采访中,这样的呼声不绝于耳。

  “太湖治理归根结底要靠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从这两方面寻找发展的空间。”源头治理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根本所在,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龚瑞忠指出,太湖流域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抓紧工业污染防治,严格实现达标排放,对偷排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切实扭转“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举证难、处罚难和执行难”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

  而依靠科技手段也是专家们的共识。“目前水环境治理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生态治理,这也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通过生态修复治理湖泊污染目前在世界上并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太湖流域正在进行的有关试验和研究,对其他流域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我们还要通过完善流域水法规体系,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接的运行机制,以源头防控为主,重点抓好水功能区管理、排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孙继昌同时表示,由于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复杂,水利、环保、渔业、建设等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执法等途径,探索流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和联合治水的机制。

  专家们还指出,要在太湖流域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设,树立“丰水地区也要节水、节水就是减污”的理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太湖流域人与水的和谐。(完)(责任编辑:武鹏飞)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