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四: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外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2:27 新浪网 | ||||||||
主持:何 兰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学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朱听昌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门洪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教授 岳晓勇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研究员 评论:张敏谦 国际关系学院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时殷弘教授 1.关于上一节讨论的问题,追溯多边主义思想由来,多边主义理论由来于自由主义,但并不局限于自由主义,也包括传统现实主义。多边主义是构建国际安全经济体制的工具,也是追求传统国家利益的工具。 中国和平崛起的平台之一:中国创建东亚多边体制。要充分认识参与规则制定的重要性,学习、优化相应的本领。 2.东亚区域多边安全体制及对中国的作用,影响: A. 东亚地区多边经济合作增加,而多边安全合作还相对比较少。 B. 具体问题:其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问题;其二,中国国内公众舆论与精英需要表示支持;其三,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不正常;其四,中国担心未来能源供给问题;其五,安全领域困难很大。 C.中国如果开始有了一个能源政策,会显著增加能源政策的复杂性,增加对立的可能,当然不利于东亚多边合作的建立。同样,这也离不开日本美国的支持,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在东亚协调上存在的分歧,对其有很大影响。 朝核问题中的多边主义的意义,这取决于中国坚持努力最终产生的结果,至关重要的是,美日韩政府政策行为给中国政府留下何种记忆。 东亚多边安全、经济体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优先事项。不能为构建此体制在具体目标上作牺牲,但若在所有场合都把具体目标、利益置于首位,则无法把构建东亚多边安全经济体制整合入中国外交,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构建东亚地区多边安全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它将对实现中国利益十分重要。 岳晓勇研究员 会议本身表明中国希望运用多边主义解决问题,希望用好多边主义。 1.关于多边主义的定义。在中国外交中多边主义提出的背景 A.如何应对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局面。 B.如何面对中国走出去的战略需要。 C.中国海外利益迅速增加,传统的友好双边合作是否足够? D.如何坚持传统外交特色 E.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消除“中国威胁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2.面临时代背景中国的时代任务主要有三个: A.维护主权安全 B.促进国内社会发展。 C.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对外政策的任务是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维护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环境。 3.国际关系中如何利用多边因素解决挑战,完成任务?多边问题主要是个战略问题,全球稳定层面上不希望有单边具体问题,主要应该是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安全体系。中国的地区合作与全球范围内多边合作的框架是相互补充的。涉及全球是重大安全事务的时候,多边主义尤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提出有效的多边主义,是注重在全球层次更好地开展多边主义。 最后一点,我们面临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外交,从多边主义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自身利益出发,确实遇到如何发挥好处理多边外交上的问题。我们更多要思考如何在维护中国自身利益同时维护世界的共同发展,我们要想到对外要有所贡献。与之相关的是如何利用国际秩序的问题,当前秩序中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积极参与甚至维护;还有就是我们作为国际社会一员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4.在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国际关系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这么多利益在海外,不可能用霸权的方式去解决我们自己的利益方式,我们不可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在海外派兵,建立军事联盟。有个思路:更多利用国际安全机制,与主导国际安全国家尽可能合作,更多利用多边主义,两点——既要强调与大国合作,也要在合作无效下想到怎么做。 总的来说,多边主义有助于政治上在国际力量失衡中找到中国的平衡。 刘学成教授 讨论的主题是亚洲多边主义发展中,大国力量组合与中国的关系。 1.从地缘战略角度而言,美国采取的地缘战略是海洋大陆地缘战略,而中国所采取的是大陆海洋地缘战略。未来的亚洲,中、印两个大国应当奉行大陆海洋战略,东南亚是中、印的地缘战略的一个平台。日本是一个岛国。亚洲这三国决定了亚洲合作的未来走向。 2.中国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尽量阻止日本、印度联手。 当前中国对印度的研究欠缺。 如果中日关系不能改善,则亚洲合作将会倒退。 亚洲合作不会,也不能排除美国因素。 亚洲一体化和跨太平洋关系发展应该是双轨制。 朱听昌教授 从中国的大国战略角度讨论中国的多边主义。 1.中国的大国战略主要是以大国的姿态对外交往,谋取政治、经济利益;以大国的身份处理大国关系,这是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手段。 2.中国的大国战略的发展阶段: 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战略制衡。寻求与大国的结盟,具有传统均势的色彩; 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战略平衡。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同时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寻求平衡。 3.寻求战略平衡的必要性和实力基础。 A. 中国独立自主的客观要求,独立自主是中国大国战略的目标。 B. 中国独特地缘战略位置的必然选择。 C. 中国寻求战略平衡的实力基础。中国具有寻求战略平衡的现实可能性。 4.构建以亚太为中心的全球战略平衡机制,需要解决四对平衡: A. 大国双边关系的平衡。 B. 欧、亚、美三大区域的平衡。 C. 三角关系的平衡。主要包括中美俄、中美日、中俄印等三角关系。 D. 多边关系的平衡。比如中美日俄、中印俄巴等多边关系。 门洪华副教授 讨论的主题是将多边主义明确纳入我国战略。 从国际制度角度来看多边主义战略价值。 1.中国的战略的战略定位。 A. 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中国要参与国际制度,做负责任的大国。 B. 从地区和全球层面来看,1987年中国参与全球化走向世界;1997年中国参与地区主义的浪潮,成为地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2.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国强民富。富民的目标是以人为本,与科学的发展观相联系,这是中国参与多边主义战略的主要原因。 强调生态层面,强调绿色GDP。 3.战略手段。 A. 从全球层面来说,中国在某种问题上可以推行单边主义。 B. 区域层面上,中国崛起必须有自己的地域根基。对于区域国际制度,中国的主要态度是要参与、创设与主导。 4.具体措施:推进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安全上建立战略信任机制,传统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 评论 张敏谦研究员 刘教授提出了大周边概念。 当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美、日和周边小国对中国发展表示担忧的形式下,如何制定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利益。 政策选择应该是理性的,但是理性选择不是必然的。 我们应该通过学术探讨进行思想碰撞,这是有价值的。 自由讨论 修珊萍 主题是多边主义在东亚发展和涉台外交。 多边主义在亚洲的发展对台湾的影响:压缩、约束台湾的活动空间,台湾担心自身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已经在多边外交中已经触及到台湾问题。 多边外交要不要触及到台湾问题?现实中,台湾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国际背景,台独的发展干扰了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行,因此需要利用多边主义道德规制台独的冒险: 1.促成遏制台独的国际氛围。 2.制造台独危害地区稳定的形象。 3.巩固一个中国的框架。 注意利用多边机制时度的把握,不使台湾问题国际化,以致失控。 刘青建 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主要是国家层面上的单元视角。 2.体系层面上多边外交借助约翰•鲁杰的定义,依据普遍性原则构建国际制度。 3.中国的多边外交应该在挑战、应对与构建之中进行。 刘东国 全球公共问题的应对主要是多边主义的参与主体问题。多主体互动中,我国必须培育自己的多边主义主体。 刘贞晔 多边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田野 参与多边机制的相对损失问题。 张耀 大国对多边主义的叶公好龙的情绪。中国今后仍需要将多边主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有其被动和主动的原因。 金灿荣副院长致闭幕词 1.会议在学理上、多边主义的实践、多边主义与中国、中国的战略选择上进行了探讨,很有收获,刺激了未来的研究。 2.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将会把这一论坛变为机制性论坛,每年一期,不同的主题,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相关专题:中国国际问题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