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英雄27年前救出几十条人命反被诬为骗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7:38 新华网 | ||||||||
宋凤和回忆当年救人的情景 时隔二十多年的一封感谢信 吉林农民宋凤和说,27年前自己在一次事故中救出了几十条人命,但这件事并没有让他成为英雄。由于当年出事故的单位没有兑现承诺中的“表扬信”,周围人认为他救人的事是瞎编的,他背上了骗子的骂名。27年后,疾困 宋凤和回忆当年救人的情景时隔二十多年的一封感谢信交加的宋凤和为了证明自己人格的清白,开始了特殊而艰难的求证之旅,只为证明自己当年确实救了人。
“感谢信”杳无音讯,一个农民从“英雄”变成“骗子” 1978年春节前的一天,外出打工的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镇农民宋凤和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乘上了一辆长途大客车。在登上车的那一刻,宋凤和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从此改变。 回忆起当天发生的事,宋凤和记忆犹新。 客车在严重超员的情况下行驶了一段时间后,驾驶室突然起火,电动车门失灵,惟一的手动车门在被铁栅栏隔开的驾驶室,而司机跳车逃跑了。天气寒冷,车窗被冻得打不开,玻璃太结实击不碎,一车人困在车里乱成一片,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宋凤和忽然想起自己包里有一把做木工活的斧子。他立刻掏出斧子,打碎了10多块车窗玻璃,乘客们得以纷纷跳出车外。宋凤和刚跳出车外后,听到车上传出孩子的哭声。他毫不犹豫地又钻进车里,救出了仍困在车内的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 一车人对宋凤和感激不已。当地运输公司的领导事后赶到,对宋凤和救人之举表示感谢,了解了他的伤情后主动询问宋凤和有什么要求。憨厚的宋凤和表示什么都不需要,只希望运输公司给村里寄一封感谢信,证明自己给家乡挣得了荣誉。 “当时一位干部模样的人拿出小本子记下了我的地址和姓名,告诉我,等事故处理完后不仅要给我们村里好好写一封表扬信,还要登门去表示感谢哩。”宋凤和清楚地记得,“当时他说‘也就三两天的事,很快就把感谢信给寄去’。” 几天后,宋凤和回到了家乡,家人看到他身上的伤很是吃惊。宋凤河便说出了自己救了一车人的事,还自豪地告诉家里人,感谢信过一阵子就能邮来了。 很快,宋凤和救了几十条人命的事传开了。村里人见到宋凤和像见到英雄一样,称赞他为家乡争了光,一些人还争着要当他的入团介绍人,宋凤和自豪极了,兴奋地向村团支部递交了一份入团申请书。令宋凤和没想到的是,期盼中的感谢信却一直没来,种种非议却开始出现。 宋凤和回忆说:“一晃半年过去了,运输公司的人说好要给邮的感谢信还没有邮到,村里人都说我救人的事是在编瞎话,我开始特别着急。又过了很长时间,感谢信还是没有消息,村里开始有人找我谈话了,硬是说我为了入团说了自己救了几十口人这么大的谎,还把我开除出入团积极分子的队伍。很快,我成了村里人眼中的‘骗子’。” 当年所受的委屈,宋凤和现在想起来还十分伤心:“我走在村子里,别人指着我骂我是骗子,还时不时地问我最近又救没救人啊,之后就是哈哈大笑,太残酷了,现在想起来都害怕。” 村里人的讥讽让宋凤和很伤心,甚至连家里人也开始对他救人的事怀疑起来了,不时催他向客运公司打听感谢信的事。当初见义勇为,毫不犹豫地救了别人,如今做了好事后问人家感谢信咋还没邮到,这话宋凤和说什么也问不出二十岁时的宋凤和宋凤和在报纸上刊登的寻找当年证人的消息终于让他盼来了许多人的来信口。无奈之下,宋凤和只能选择逃避,常年在外面打工不愿回家。偶尔回一趟家乡,要是让村里人看见了,“骗子又回来了”的嘲讽声便会响起。而作为留守的宋凤和的家人,这个老实怕事的农民家庭多年来却在替宋凤和体味着“人言可畏”这句话。1992年,73岁的老父亲临终之际问宋凤和:救人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求证,只为还自己一个清白 今年初,宋凤和84岁的老母亲病倒了。当年干得一手好木匠活儿,是家里顶梁柱的宋凤和因几年前患病,如今已失去劳动能力,行走都需要用拐杖。为了不给老老实实一辈子的老母亲留下终生遗憾,也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宋凤和决定为自己当年救人的事讨个说法。 宋凤和把心中积压了20多年的那场车祸的前前后后写成材料,从自己的药费中挤出钱来复印了上百份,寄给了新闻媒体。3月份,黑龙江、吉林的一些媒体相继刊登了一位农民寻找当年“车祸事件”证人的消息。宋凤和又开始了焦急地等待。会不会有人看到,有没有人会站出来证明,宋凤和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命运终于对宋凤和绽出笑脸。 2005年3月12日,宋凤和收到了来自内蒙古扎兰屯的于柏清邮来的一封特快专递。信中写道:“恩人你好。我到吉林办事的时候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您救人的事,感觉与我岳母跟我讲的她遇到的那次车祸非常相似,我把报纸带回家给岳母念了一遍,我岳母连连说:‘就是他当年救了我们。’那时候我岳母曾到处打听您的下落,可是没有消息,没想到时隔20多年终于找到了您。为了感谢救命之恩,特写此信,并电汇200元钱,略表心意。我们这是山区,经济来源不好,您别嫌少,有时间我们一定登门感谢。”看到这封信,宋凤和号啕大哭。 随后,又有几位当年车祸见证者给宋凤和寄来信和钱表示感谢。几封迟到20多年的感谢信坚定了宋凤和“求证自己是英雄”的信念。 宋凤和辗转得知,当年自己乘坐的大客车属于经过多次改制的现在的黑龙江齐齐哈尔中通汽车公司下属的碾子山客运公司。他多次与该公司联系,要求对自己当年救人一事进行调查。2005年5月12日,碾子山客运公司终于给了宋凤和一个调查结果。在该公司给宋凤和的信中写道:“因年代久远,唯一一位当事司机已去世,当时的乘务员因车辆起火已被吓得什么都不记得了,虽经努力但实难再找到别的当事人。通过单位的个别老职工口中得知,20多年前确曾发生过这样一次交通事故,但其他详情一无所知。我们所能为您提供的证明也只能仅此,非常抱歉。”对于这样一个含糊的说法,宋凤和表示不能接受,他要求客运公司继续调查,给出一个清楚的结果。 日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碾子山客运公司党支部书记隋广财,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客运公司的调查结果仍然是“车祸确实有,但宋凤和救人的事难以考证。” 为见义勇为讨说法,特殊求证引发争议 像打官司一样艰难地到处取证,只为了证明自己20年前救过人,宋凤和的做法被许多人不理解,相当一部分人还在怀疑他的动机。 宋凤和讲,最初他跟客运部门说出了救人的事,对方首先就问他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最关心的根本不是救人的事本身。客运站开出的证明仅限于当年确实有过这样一起事故,却不能证明宋凤和救人的事迹 运输公司也坦言自己有难处,碾子山客运站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讲:“我们能理解宋凤和要为自己救人获得证明的心情,但事儿都过去20多年了,单位当时的职工大都不在了,要查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宋凤和也承认,尽管他一再表示没有想过要向当年救过的人提出要求,但一些与他取得联系的当年车祸的被救者对于宋凤和寻找自己的目的还是存在一些顾虑,害怕宋凤和有“要求”。 宋凤和积极跟当地的团市委、见义勇为办公室联系,也被不少人报以异样的眼光。记者在宋凤和所在的公拉玛村采访时,不少村民最关心的是“如果宋凤和真的救了人,能得多少好处啊?” 一个农民特殊的求证之旅,一时成为当地市民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既然自己确实做了好事,那就不应该委屈自己,应该为自己讨个说法,要求必要的奖励也是应该的。有人认为,宋凤和在灾难发生时的救人之举让人钦佩,但以这种行为去要求荣誉让人觉得有些不妥,毕竟很多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物更让我们感慨他们的高尚。更有人觉得,把20年前的事拿出来证明自己见义勇为有点太荒唐了。 面对质疑,宋凤和说:为了取证,我甚至停了许多必须吃的药。这么多年来挨了多少白眼,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有多么残忍,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背着骗子后代的骂名,我觉得为自己当年的见义勇为讨说法没有错。 如今宋家还在等待有关部门对宋凤和救人的事的说法,宋家认为只有这样一种官方的肯定才能结束他们一家人20多年的痛。 | ||||||||